安徽省太湖縣大力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有效減少了環境污染,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效、農民增收,2020年經省政府批準確定為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
走進位于太湖縣小池鎮的安徽萬秀園生態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利用自主研發的技術設備,將秸稈經粉碎、發酵、碳化、定型等生產工藝后,成功生產出包含“秸稈纖維育苗缽”“新型節水育苗容器”“輕型育苗基質”等多種新型產品。該系列產品具有有機、易分解、無污染的共同特征,且有透氣、保水等特色功能,采取不同配方和工藝能適應不同作物品類、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地理條件的植物栽培,能高效提高農業產業化生產過程中育苗、種植的成活率和產量,市場供不應求。該集團年收購秸稈等農林廢棄物 0.5萬噸,禽畜糞污 2萬噸。
由江塘鄉創業能人甘家華創辦的柳綠朝煙農業生態發展有限公司,在太湖縣各地養殖業片區率先推行畜禽糞污“肥料化”利用,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為建設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盡心盡力。
甘家華說:“2017年國務院正式出臺推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意見,太湖縣人民政府借此機會爭取了農業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我們總公司也把握了這個契機,在2018年投資1560萬建設了畜禽糞污資源化第三方處理中心,生產有機肥,最終實現了糞污變廢為寶。”
從2018年開始,公司年生產有機肥能力達3萬噸,生產微儲飼料2萬噸,每年有效消化農作物秸稈2萬噸,畜禽糞污5.5萬噸,銷售收入可達2600萬元,利潤達260萬元,為150多戶養殖戶解決了畜禽糞污難處理的煩惱。現在,方圓50公里以內沒有糞污處理能力的養殖場都將畜禽糞污送到這里,生產加工的有機肥主要銷往皖鄂贛三省的蔬菜、油茶種植龍頭企業,產銷率達100%。
“接下來,我公司正好利用今年的農作物秸稈試點縣項目,擴建生產車間,添加兩條生產線,添置更先進的設備,爭取年處理畜禽糞污達到7.5萬噸,秸稈2.5萬噸,生產有機肥5萬噸。同時,我們也在努力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讓養殖戶無后顧之憂,讓農村更美。”甘家華滿懷信心地說。
位于太湖縣晉熙鎮的安徽省花亭湖綠色食品開發有限公司,充分利用飼養的地方品種“安慶六白豬”盲腸發達、耐粗飼料的獨特性能,與安農大合作研發秸稈微生物發酵處理飼料化利用技術。按年出欄生豬兩萬頭計算,年可消化秸稈0.5萬噸,且與全價飼料喂養比可降低成本1000萬元左右。另外,發酵秸稈飼料的使用,可有效提高豬的腸道健康,有效降低豬舍中的有害氣體的濃度,減少臭味,有利于環境衛生。
目前,太湖縣直接從事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有32家,輻射帶動500多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產增收,產值達3億多元,帶動就業1200多人,秸稈不燒了、畜禽糞便不亂排了。真正讓農村環境美了,鄉村產業興了,農民收入增了。
太湖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項目負責人陳海平說:“我縣作為一個糧食大縣、生豬調出大縣、林業大縣,每年都要產生大量的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林木加工下腳料,項目實施前都得不到很好利用,不僅僅是資源的浪費更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從實踐來看,秸稈綜合利用是鄉村振興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一個很好的抓手,它把鄉村振興的幾個關鍵點都串起來了,下一步我縣將好好總結成功經驗,認真推廣。”(黃德豐)
(實習生: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