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1:40:31
短短兩年光景,甘肅康縣岸門口鎮楊家河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去年,楊家河村開展了“我邁步·你康福”公益活動,通過用文明積分兌換“小確幸”徽章來實現農戶微心愿的形式,讓群眾積極參與村級善行公益、環境衛生、社會公德及農戶家庭衛生整治活動,引導農戶從轉變落后守舊的觀念入手,進一步改善精神風貌,激發群眾自我參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內生動力,使群眾在參與中受教育、提素質,凝聚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強大精神力量。
“今年,我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又建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集市、文創館、書吧、愛心理發室、綜治中心、陋習出局及和諧文化宣傳墻等12個實踐點。形成了‘實踐所+黨群服務中心(實踐站)+實踐點’三級陣地鏈,全面推進了‘黨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康縣岸門口鎮武裝部長、駐楊家河村干部丁華說。
楊家河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從群眾身邊的細微小事著手,不斷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給老人跑腿買藥,幫孤寡老人理發、洗衣服……”楊家河村村主任唐國軍說。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集市上,“愛心衣櫥”活動讓物品“重獲新生”,讓資源合理利用,讓困難群眾得到幫助;“煙頭革命”讓每個人都懂得愛護環境要從小事做起;“特色產品售賣”為群眾增收提供了便利的銷售渠道……
“每位群眾、游客都可以自愿參加收集煙頭活動,并將收集到的煙頭拿到村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集市,按照每根煙頭一分錢的標準兌換現金。”岸門口鎮黨委副書記張亞翔說,“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實行網格化管理,村兩委和各社社長負責召集志愿者,并負責對群眾‘微心愿’摸排征集,然后再按照‘點單—接單—派單—評單’的志愿服務流程,給群眾及時送去急需的服務。”
“我們把群眾作為實踐主體,以志愿者為主要力量,組建了六支志愿服務隊,有序開展各類活動。”岸門口鎮黨委書記梁月紅說,“首先成立了以黨組織為載體,以網格為依托的‘黨組織+網格小組長+志愿者+群眾’的志愿服務組織機構。其次按照‘群眾點單、志愿者接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兩種志愿服務流程完成志愿服務區域、服務對象和服務環節的有效對接,使群眾的現實需求轉化為志愿服務項目。再次是志愿者服務隊在開展活動時嚴格按照‘一個風采展示、一張笑臉相迎、一聲問候暖心、一顆誠心辦事’的‘四個一’志愿服務規則,按需提供服務,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細化延伸。”
楊家河村統籌各方力量和資源,從群眾實際需求出發,培育了“我邁步、你康福”“文創學堂”“扶貧兒童讀書沙龍”“愛心衣櫥”“積分服務”等7個精品志愿服務活動。通過有序開展這些活動,進一步增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感染力,促進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各項工作,開創了“景美、人美、生活美”的農村新風貌,實現了從“物的美麗鄉村”向“人的美麗鄉村”轉變。
記者 李琛奇
(實習生: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