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08:58:08
9月22日,寧晉縣鳳鳴湖畔彩球高懸,人聲鼎沸,2020邢臺市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寧晉縣農產品展銷大會在此舉行。歐盟認證的梨果,珍稀菌種羊肚菌……21個展區200余家企業、合作社的8大類400余種優質農副產品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記者發現,新型經營主體已經成為展會的主角,思偉農業、盛吉順、英均果樹種植、飛耀合等農民專業合作社一一擺開陣勢,推銷自己的產品。節會期間,寧晉縣還開啟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宣傳周活動,20家新型經營主體通過視頻、圖片、文字進行了展示,并對“十佳”農業合作社、“十佳”家庭農場、“十佳”現代農業企業進行了表彰。
近年來,寧晉縣創優服務環境,培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引導小農戶進入現代農業發展大格局,打造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加速器”。現在,全縣共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409家,家庭農場663家,新型經營主體在全縣村一級覆蓋率達100%。
區域品牌建設助推農業轉型
在當天的豐收節大會上,省農業品牌協會會長王獻酋宣布寧晉羊肚菌獲評“河北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并授牌。此前,寧晉羊肚菌還被評為“河北省氣候好產品”。
珍稀菌種羊肚菌是餐桌上的美食,因其營養價值高,備受消費者喜愛。2018年,寧晉縣盛吉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攻克了高產穩產難題,并大面積推廣種植,最高畝產已突破700公斤,刷新了羊肚菌單產紀錄,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
在農產品展銷會上,琳瑯滿目的展品深深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客商。不少人表示:“只知道寧晉工業發達,沒想到農業也發展得這么好,特色很突出,品牌有魅力。”據統計,農產品展銷大會期間,累計簽約了4000余萬元的農產品購銷合同。
寧晉縣在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過程中,注重加強區域品牌建設助推農業轉型,涌現出了一大批特色農業品牌。思農偉業有機農業專業合作社擁有社員1000余戶,依托萬畝有機種植基地和6000畝綠色種植基地,成立河北今中道食品有限公司。公司通過統一標準,統一供種,統一管理,保證農產品質量,成為全省面粉行業唯一一家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的單位,輻射區域農民年均增收400萬元以上。
實施標準化生產,為品牌農業“活血”。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引導企業把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納入標準化管理軌道,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該縣多家企業通過食品安全體系認證,推動了一批健康優質的特色品牌農產品通過“綠色”認證,滿足城鄉居民多元化、個性化消費需求。目前,全縣品牌農業建設取得突破,擁有“貴盛典”“今眾道”“福森”“盛吉順”等14個河北省著名商標,7個河北省名牌產品,其中“玉星”為中國馳名商標,帶動全縣農產品向精深層次發展。
探索合作新模式助農民增收
“羊肚菌是珍稀菌種,1盒干羊肚菌市場要賣1000元左右。”在豐收節展會現場,盛吉順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建梅說。合作社發揮平菇為主、羊肚菌等高菌類為輔的多菌類種植優勢,發展種植基地260畝,帶動131戶合作社成員年均增收1.68萬元,另外還帶動周邊縣市和省份發展種植1000余畝。
據介紹,該合作社的運營模式為“合作社+公司+協會+農戶”,集食用菌研發、種植、采摘、銷售于一體,采用六統一分的管理模式(統一規劃品種,統一供應原料,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質量,統一回收產品,統一加工銷售,社員分戶管理),既便于集約化管理,又能保證質量,還調動起大家的積極性。
寧晉縣農業農村局的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達1409家,村級覆蓋率達到100%。其中,種植類合作社占全縣合作社總數的80%以上。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涌現,優化了農村產業結構,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了農業科技成果轉化。
除了“合作社+農戶”模式外,寧晉還積極探索創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新模式,并成功創建4個省級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比如,以玉鋒實業集團為龍頭的產業聯合體,年加工轉化250萬畝玉米,帶動全縣及周邊1000多個自然村52萬玉米種植農戶。喜和圣面業公司、華威食品公司兩個龍頭產業化聯合體,共吸納16個農民合作社,帶動農戶4.2萬戶,建成優質小麥生產基地12萬畝。一菇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為農戶提供技術、優質種子等支持,吸納了10個食用菌、果品和蔬菜類種植合作社,輻射農戶2.7萬戶,帶動了該縣食用菌這一特色產業的健康發展。
主動作為打造優質服務體系
“這是我們合作社種植的黑粒花生,典型的堿性食品,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及多種微量元素。”在豐收節展銷現場,河渠鎮展臺前圍滿了參觀者,鎮長孫濤一邊招徠顧客,一邊介紹產品,“這邊的山藥,有白山藥、麻山藥等20多個品種呢。”
孫濤介紹說,參加展出的有5家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帶來了大量富有特色的拳頭產品。近年來,河渠鎮大力推廣“千斤糧萬元錢”模式,依托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化經營、科學高效的管理,大力培養新型經營主體,現有農業合作社113家,家庭農場29家。發揮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優勢,目前發展以半夏、麻山藥等中藥材為主的高效農業3300余畝,推動了農村產業調整優化,增加群眾土地流轉收入,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
在寧晉,每個鄉鎮都在不遺余力培育形式多樣的新型經營主體。他們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專題培訓,多渠道宣傳,以電話咨詢、網站留言等方式為農戶答疑解惑,讓農戶掌握開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條件、程序,提高農民創新創業積極性。
另外,該縣還出臺了《關于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鼓勵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指導規范化管理。除此之外,還通過金融機構貸款優惠,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帶動、相互合作共贏發展等途徑,幫助破解合作社發展難題,確保合作社審批一個、發展一個、壯大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