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2 14:30:47
地處江蘇東南、隸屬蘇州的吳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也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區域。記者近日在這里的鄉村采訪時看到的,不僅是其較高經濟發展水平,更有其在產業升級、環境保護、公共服務、民風民俗、鄉村治理等諸多方面的獨特景象,讓人真切感知鄉村振興戰略在中國東部經濟發達地區的可貴探索。
七都鎮開弦弓村
打造“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范區
位于太湖東南岸的吳江七都鎮開弦弓村,便是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筆下的江村。當年,費老的研究《江村經濟》起源于此,但不局限于開弦弓村,他書中提及的“江村”,實際上是一個“泛江村”的概念,是基于吳江廣大區域。
近年來,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吳江正通過“一帶一區”“一鎮一園”,即長漾特色田園鄉村帶,沿同周路農文旅融合發展區,桃源水鄉森林小鎮和浦江源太湖蟹生態養殖示范園等的推進,以品牌塑造為重點,全力打造“中國·江村”鄉村振興示范區。
“鄉村振興,靠單個村莊單打獨斗,肯定不行。只有抱團發展,打響品牌,才能形成效應,事半功倍。”開弦弓村黨委書記沈斌向本報記者表示,開弦弓村早在80年前就因為《江村經濟》一書,成為中外學界了解中國農村的窗口。如今,把“中國·江村”作為吳江249個村莊實施鄉村振興的品牌打造,既是對“江村”文化的繼承,更是對“江村”品牌的發揚,具有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
走進開弦弓村,只見村落依偎在一條清澈的弓形小河旁,綠樹成蔭,亭臺樓閣,令人置身于世外桃源。村民向記者講述村名的來歷說:如果從河的上空俯瞰,南面像弓,北面像箭,村子因此而得名。小河的另一邊有村民在整理漁網,發現有游人與她打招呼,于是便揮揮手給予回應,臉上露出憨厚的笑容,映射出這里樸實的民風。
開弦弓村是吳江鄉村振興中重點發力的特色鄉村,“美美江村”建設已初見成效:家家戶戶的門前屋后都整齊地種上了花草、蔬菜,并用小牌子作上分類標記;需要花籽,可以到設在村路兩旁的免費“花籽取用亭”自行拿??;各家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一些人家對房子進行了修繕,但仍不失原始風貌;村里還建有費孝通江村紀念館、文化弄堂……目前,全村475戶村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接管率達95%。通過深入推進“庭院革命”,開弦弓村被評為蘇州市人居環境示范村和美麗庭院示范村。
引人注目的是,開弦弓村的產業也在近年來得到大力發展,全村70%以上的勞動力從事第二和第三產業,形成了以化纖紡織、羊毛衫編織和水產養殖三大主導產業。沈斌說,2019年,開弦弓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4878元,走出具有江村特色的鄉村振興模式。
平望鎮廟頭村
構建康養型田園綜合體
在吳江西北部,有個名叫長漾的湖泊,宛如一條“蠶寶寶’靜臥著,平望廟頭村后港就位于”蠶寶寶”的尾部,背靠長漾,東有雪落漾、前擁葫蘆漾,“一蕩兩漾”,讓這里成為一個富有詩意的棲居之地。
廟頭村引入鄉村旅游品牌“村上”,聯合建設“村上*長漾里”項目,探索“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田園社區”模式,打造集生態休閑、田園體驗、健康養生與一體的康養型田園綜合體,以生態為引領,推進鄉村建設,實現從高效農業示范園到農文旅融合示范區的轉變。
“先規劃、后招商、再建設,鄉村的資源經不起折騰和浪費。”平望鎮廟頭村黨總支書記沈建強向記者表示,我們邀請浙江大學編制了《平望廟頭田園綜合體旅游總體規劃》,整合民宿、桑園、農田、水產、果園等資源,打造大格局田園綜合體,全面布局全域旅游發展,建設“長漾里”“大龍蕩”“運浦灣”三大農文旅融合示范區,以此帶動鄉村全面發展。
走進“村上*長漾里”的室內,老宅改造的鄉風文明黨建館,現代、時尚、科技的氣息撲面而來;出到室外,成片綠油油的水稻正發苗分蘗;走在田間新修的木棧道上,耳邊傳來的是風吹稻葉的沙沙聲,遠處是一排排漂亮的農家別墅。
“我們用最新穎的理念、最豐富的體驗,打造最難忘的鄉村游產品,不僅吸引游人來,來了還要住下來。” “村上·長漾里”品牌總監吳嘉昊說。
“讓生態成為最亮底色。”這樣的鄉村發展理念已在廟頭村落地生根。
震澤鎮謝家路
從“原生態”向“優生態”
走出廟頭村,沿著浪漫的“稻花香徑”一路西行,不遠就是震澤鎮眾安橋村的謝家路。蠶桑、稻米、和旅游是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
謝家路自然村的村口,有一幅大的指示牌,上書“水韻謝家”。這里,北面是10里長漾,南面是500畝占地的周生蕩,兩湖抱一村,少有的開闊。謝家路擁有一類空氣、二類水、富曬土壤,整個村位于濕地公園內,甚至還棲息有多種珍稀水鳥和魚類。村里建有“蠶桑學堂”、“幸福農場“、“鄉鄰中心”。村黨總支書記吳繼華介紹,通過高起點、高標準打造鄉村旅游,帶動488戶村民就業、致富,完好保護這片田園鄉村。
2016年,震澤鎮獲得全國首批特色小鎮榮譽稱號,“絲綢小鎮”遠近聞名。為進一步整治謝家路及周邊的生態環境,震澤鎮以蠶寶寶生存的高標準來培育生態環境。近年來,謝家路區域累計騰退落后工業企業7家,整理土地35畝,在盡力保留廠房等設施的前提下,將寶貴的空間資源用于關鍵載體建設。在騰退的同時,震澤還對周生蕩及入湖河道逐步進行生態修復及清淤,科學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生活污水接管全覆蓋,逐步實現“千畝桑林、四季養蠶”的優良生態,推動謝家路從“原生態”向“優生態”進一步提升。
震澤鎮朱家浜村的史劍榮告訴記者,震澤的彩鋼板市場占有率占國內的60%,中小企業污染一度很嚴重。他原來開了一家規模不大的彩鋼板廠,因政府加大環保治理力度,目前鎮上已有40%有污染的中小企業被騰退,他的企業也已被注銷。如今,他參股了當地一家規模企業——賽馬鋼架彩板制造有限公司,任公司工會主席。“我能理解政府的治理措施,這是對子孫后代負責,現在震澤的天更藍了。”
目前,謝家路自然村入圍首批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以此,震澤鎮狠抓謝家路村的建設提升,指導整個長漾片區乃至震澤鎮的鄉村振興戰略。
震澤鎮黨委書記顧全表示,震澤鎮將以“中國江村”長漾特色田園鄉村帶示范區為目標,全力推進眾安橋村謝家路建設提升,促進以點帶面,讓悠久的蠶桑文化在農村生根,讓多元的發展機遇惠及農民生活,讓蓬勃的文旅產業助推農業發展,進而高水平全面實現小康,展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現實模樣,爭取早日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鄉村振興努力探索更多的經驗。
“村美業特農民富,水韻桑田稻花香”。震澤鎮的鄉村振興模式,樹立了建設新時代“中國”的新典范。
“環長漾區域有2個歷史文化名鎮、2個全國特色小鎮、4個特色田園鄉村試點,資源稟賦豐富,串點成線,統籌推進,今后這些地方將成為吳江鄉村振興最具潛力的區域。”吳江區農業農村局局長沈衛民說,2020年,吳江計劃創建4個康居特色村和76個三星級康居鄉村,借助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的契機,全力打造美麗鄉村的吳江新“名片”。
(實習生: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