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30 15:37:00
如今,去村口的文化廣場遛彎兒、扭秧歌已成為鹿鄉鎮村民王偉民生活中的一部分,“你能想象嗎?廣場現在的位置以前是一片臭水溝,每次經過我們都躲得老遠。”說到鹿鄉鎮的變化,王偉民打開了話匣子:“現在村里不僅環境大變樣了,村民們通過養鹿,腰包也鼓起來了,可不比城里人過得差!”
鹿鄉鎮文化廣場。人民網 李洋攝
養鹿,鹿鄉鎮的支柱產業。這個位于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西北部,總人口僅有五萬余人的小鎮,卻擁有14萬頭鹿,吸引著全鎮超過80%的人從事鹿產業。如今,小鎮早已與鹿密不可分,并在因“鹿”致富的道路上探尋著特色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徑。
“從食用產品、保健用品再到手工藝品,只要是關于鹿的東西,在我這你都能找到。”2016年,剛剛大學畢業的“鹿二代”張世龍毅然回到家鄉,在父輩經營鹿產品的基礎上“二次創業”。把公司最初只有兩人的規模發展到現在從進貨到線上線下銷售全流程達200人的團隊。2019年,張世龍瞄準電商直播帶貨業務。“通過直播帶貨,店鋪每天能多出500多單,銷售額翻了好幾倍。”
鹿產品。人民網 李洋 攝
在鹿鄉鎮,像張世龍一樣返鄉創業青年人不在少數,他們把新的理念和經營方式帶回家鄉,不斷壯大鹿產品品牌,還通過養殖合作社分紅、加工回收、幫忙代售等方式,幫助當地貧困戶增收。“今年五月,鹿鄉鎮成立了青年鹿業協會,到目前已擁有150多名成員,大多數是返鄉創業的年輕人,為推動梅花鹿產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力支持。相信通過這些年輕人,鹿鄉鎮一定會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贏得發展 。”鹿鄉鎮鹿園社區黨組書記商月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口袋富了,“腦袋”更要富。近年來,雙陽區積極搭乘鄉村振興的“頭班車”,充分放大梅花鹿產業優勢,注重產業融合、文化融入、治理融通,今年,中國雙陽梅花鹿博物館建成并正式對外開放。
長春雙陽梅花鹿博物館。人民網 李洋 攝
“梅花鹿博物館建成以來,將讓鹿鄉人和外地游客更加了解雙陽作為‘梅花鹿之鄉’的歷史,也助推雙陽文化旅游品質提升從而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據展館負責人盧俊森介紹,該館詳細分為茸登榜首、鹿角大觀、趣味科普等12個部分,為游人和客商打開了一扇了解鹿鄉文化的新窗口,并以文化和旅游激發鹿鄉鎮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長春雙陽梅花鹿博物館。人民網 李洋 攝
“鹿業興則鹿鄉興,鹿鄉鎮的區域特色產業是促進鄉村振興的有利抓手,是破解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手段,也是農民增收致富的最佳途徑。”鹿鄉鎮黨委書記李冰表示,下一步,鹿鄉鎮將繼續深挖產業文化內涵,延長梅花鹿產業鏈條,為特色小鎮建設注入了新活力。
今天,鹿鄉鎮已成為圍繞梅花鹿產業打造,集養殖、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小鎮。通過三產融合,一只只梅花鹿成為村民的“致富鹿”。2019年,鹿鄉鎮全年交易額達65億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5850元。
長春雙陽梅花鹿博物館。人民網 李洋 攝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吉林省越來越多如鹿鄉鎮一樣的特色村屯駛入發展“快車道”,越來越多的鄉鎮村莊變身“綠富美”,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農村環境整治相得益彰,科學規劃、治理有效、鄉風文明、富裕祥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已然在吉林大地徐徐展開。
(實習生: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