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3 08:59:22
劉占德發布《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2020)。
西部網訊(記者石永波)9月22日,第九屆中國(國際)獼猴桃產業發展大會在眉縣開幕。開幕式上,獼猴桃產業國家創新聯盟聯盟理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劉占德發布了《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國獼猴桃產業布局、產量、在世界地位、市場銷售和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和解讀。
《報告》指出,近10年來,全球獼猴桃栽培面積和產量的增長速率分別為71.25%和55.58%,均超過柑橘、蘋果等27類常用水果,獼猴桃已經躋身于世界主流消費水果之列。我國獼猴桃產業規模連年增長,年均增幅達22.14%。截至2019年底,全國獼猴桃栽培面積436萬畝,總產量達300萬噸,掛果面積和產量仍然穩居世界第一,持續保持著世界獼猴桃生產最大國的地位,成為我國脫貧攻堅、農民發家致富的“銀串串”和“金蛋蛋”。
“我國獼猴桃種面積排名前6的是陜西、四川、貴州、湖南、江西和河南省。其中,陜西獼猴桃產業規模約占全國的40%左右,位居全國第一。2019年,陜西獼猴桃每畝經營效益達9602.64元,獼猴桃二三產業綜合產值和經濟效益持續保持良好態勢。”劉占德在發布《報告》時說,國內獼猴桃逐步成形了陜西眉縣和周至,四川的蒲江和都江堰,貴州的修文和六盤水、江西的奉新和贛南等優勢產區,齊峰果業、和禾農業等龍頭企業不斷成長壯大。
針對獼猴桃銷售,《報告》數據顯示,隨著獼猴桃消費需求,特別是高質量獼猴桃的需求不斷增長,網絡消費和網絡銷售逐步成為獼猴桃市場的主渠道,電商商務撐起了獼猴桃銷售的半壁江山。
《報告》分析認為,在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蓬勃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矛盾和問題,如盲目擴張、缺乏整體規劃、栽培管理水平不均衡、產量質量不穩定、采后商品化技術研發滯后、產業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成本增加且生產效率低下,科技創新力量分散、創新能力不足問題。
《報告》建議,要整合科研力量,繼續加強基礎研究、新品種選育、產業技術攻關;要持續提升標準化技術普及率,加快科研成果轉化,推廣農業數字化、加快智慧果園建設,提升果園防災減災能力,加快品種結構調整和土壤改良,不斷提升果品質量品質;要繼續加強政策引導,加大科研投入,培育扶持新型經營主體,科學規劃布局,適度規模發展,扶持冷鏈物流建設,強化品牌塑造及宣傳推,擴大消費群體,利用互聯網+進一步增強獼猴桃消費內循環,拓展國際市場,擴大出口。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實現中國獼猴桃由生產大國向生產強國轉變。
據了解,《中國獼猴桃產業發展報告2020》由獼猴桃產業國家創新聯盟聯盟理事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劉占德牽頭組織聯盟中23家成員單位及相關專家,開展了為期1年的廣泛調查研究編制而成,報告將詳細分析我國獼猴桃產業發展中的機遇與挑戰,將為我國獼猴桃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提供路徑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