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10:55:00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唐艷麗
金秋時節,瓜果飄香,全省各地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9月22日中國農民豐收節,為感恩后稷教稼,傳承農耕文化,由楊凌示范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主辦,華商傳媒集團、楊陵文化和旅游體育局承辦的"2020庚子年后稷農耕文化傳承大典"于當天上午9時在楊凌教稼園舉行。
上午9時,在莊嚴肅穆的入場儀式中,后稷農耕文化傳承大典正式拉開帷幕。隨后,儀式通過"三獻禮、讀祝、播種希望"等環節,展示了淵源流長的中華農耕文化脈絡,展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勤勞勇敢、勤儉節約的農耕文化傳統和核心價值理念。活動中,一首磅礴厚重,以農耕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的祝詞,喚起了與會者熱愛家鄉、熱愛勞動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此次后稷農耕文化傳承大典在弘揚優秀農耕文化的同時,為充分展現楊凌在高新農業技術發展領域和脫貧攻堅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還特地邀請了樊志民、王輝、趙瑜、王征兵、馬文哲5位有著巨大成就的農業專家,與現場觀眾共慶豐收,感恩農業始祖,讓社會各界對傳承農耕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據了解,楊凌是中國農耕發祥地,后稷作為農業始祖,最早開始教民稼穡、樹藝五谷,這里流傳著很多和農業有關的傳說,也保存著不少農業文明的遺跡。同時,楊凌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中國唯一以農業為特色的自貿區所在地。
為了展示傳統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此次后稷農耕文化傳承大典還特地組織區內省級、區級非遺文化項目進行集中展示,上川口鑼鼓、石家木偶戲、五泉周李泥塑、高浮雕傳拓……一系列非遺項目通過現場實物陳列、傳承人現場制作講解,讓市民近距離感受到傳統農耕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