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8 16:20:25
太白縣白云村富有特色的鄉村旅游民宿。
西部網訊(記者 魯鵬飛)古道驛站,白云人家。距離寶雞太白縣城19公里處紅巖河畔的白云村依托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借助全縣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之機,巧借山水,盤活資源,將生態旅游與脫貧攻堅相結合,讓小山村變景區,使景區帶山區,讓古驛道上的白云村煥發出新活力。
走進白云村,白墻紅瓦、潺潺溪水,滿眼蔥郁的山林,古樸的農舍民居,讓人一下進入到鄉村的寧靜和恬美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一幅秦嶺深處的白云人家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太白縣副縣長董杰介紹民宿建設情況。
巧借山水 詩意白云村煥發新活力
9月16日,記者走進太白縣咀頭鎮白云村,探尋白云村的鄉村振興之路。
白云村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332戶1027人,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5戶303人,全村主導產業以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為主,兼中蜂、生態家禽家畜養殖、赤松茸(食用菌)以及中藥材種植和鄉村旅游。2018年,白云村實現了整村脫貧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2880元。
白云村地處秦嶺腹地,年平均氣溫7.7℃,夏季平均氣溫19℃,是名副其實的“天然空調城”和冬賞瑞雪、夏避酷暑的勝地,發展鄉村度假旅游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近年來,白云村將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改善村貌、優化環境、發展產業的有力抓手,巧借山水,盤活資源,全民動員、統籌推進,昔日的窮鄉僻壤一去不復返,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小橋流水、白云人家的鄉村旅游度假村初具雛形。
太白縣咀頭鎮白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齊永麗介紹說,自2018年開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采取釘釘子方式,持續全力幫扶白云村,率先扶持村上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扶持開辦農家樂、建設鄉村旅游文化節點、改造特色民宿,并撬動各類資金3000余萬元,白云村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游客數量不斷增加,群眾增收越來越多,旅游產業得到全面發展。白云村被陜西省旅游局評選為“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
“去年盛夏時節幾乎天天有客人,七八月的時候生意很火,起初我們只有兩間客房,客人們一多我自己還得出去‘借宿’。今年村子百合花海綻放的時候,吸引了不少游客游玩,村子的旅游業前景很好。”白云村農家樂經營戶楊梅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她之前一直在寶雞打工,近年來,隨著村子環境面貌的大幅改觀,來村子旅游的人越來越多,村民們也有了開辦農家樂搞鄉村旅游的意識。2018年她在村委會的盛情“邀約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回鄉開始辦農家樂,有開飯館的經歷,她開辦農家樂得心應手。經過改造后,老房子也從最初的2間客房擴大到4間,受到了游客的青睞。
楊梅坦言,“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還能在家開農家樂,搭上鄉村旅游的快車,將來我們村會變得更美,歡迎大家來白云村做客!”
白云村特色民宿。
隨著白云村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大多村民選擇在本地就業,建設自己的家鄉,全村現有農家樂28戶,從業人數200余人,間接為全村126戶543人提供勞動就業崗位,極大的解決了全村人口勞動就業問題。
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持續幫扶下,白云村鄉村旅游提檔升級工作也正在加快實施。
“今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繼續投資100萬元,將白云村5處舊民宅改造成具有三國文化與陜南風情的中高端民宿,打造富有特色的鄉村旅游民宿區。民宿力求保持原汁原味,和鄉村環境有機融為一體,給游客呈現一個原生態的、自然的、農家的、有鄉愁記憶的田園風格民宿。”太白縣副縣長董杰介紹,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白云村鄉村旅游品牌和品位,拓展白云村鄉村旅游服務項目,進一步助推白云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和貧困戶增收致富,預計帶動36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000元。精品民宿已基本建成,后面將引進專業運營團隊管理民宿,并培養相關人才,不斷助推白云村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
記者在白云村看到,由村上廢棄民房改造的精品民宿正在加快推進,改造后的精品民宿有一個充滿詩意的花園小院,一樓是廚房、餐廳、活動室,旁邊建有木樓梯和露臺,二層改成了5間客房。古樸的門扇變成了別有韻味的餐桌、木質犁鏵變成樓梯扶手,木門扇、木窗格、籠屜、麻繩等老物件都被賦予了新的功能。
青山掩映下的現代化種植園。
智慧農業 讓產業發展搭上科技翅膀
旅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本地農產品及紀念品銷售,催生白云村的產業鏈不斷完善發展。依托特殊的氣候資源,白云村大力發展特色蔬菜尤其是菌類種植,讓農民增收渠道不斷拓寬。白云村智慧農業(食用菌)示范園區里現代化高大上的菌類種植管理模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記者在現場看到,園區重點種植黑皮雞樅等高端食用菌,園區通過智能控制室、智能化大棚、物聯網設施對菌類種植土壤的氮磷鉀、PH值、大棚里的濕度、溫度進行實時的自動化監測,實行完全可追溯機制,讓客戶看到黑皮雞樅從種植到采摘的全過程。
“上白云的菌類種植和下白云的鄉村旅游它不是分割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通過這個產業,來白云村旅游的游客可以帶上一份伴手禮,還可以參與采摘農事體驗活動。”董杰介紹說,太白縣白云村智慧農業(食用菌)示范園區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產業扶貧重點項目,項目總投資143萬元,共建成4座標準化智慧大棚以及1個智慧管理平臺系統控制監控中心。園區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種植黑皮雞樅等高端食用菌,帶動59戶貧困戶共189人增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太白縣白云村智慧農業(食用菌)示范園區種植的黑皮雞樅。
“以前種植一畝的收益和現在這個大棚的收益相差50倍,今年出產的黑皮雞樅初期賣到一斤26元,中后期賣到一斤30元,這一季黑皮雞樅銷售收入80萬元。”太白縣白云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副理事長李玉軍介紹說,依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科技優勢,白云村黑皮雞樅種植實現了高附加值產出,幫助農民實現了增收。
2014年,由于身體不太好,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上學,李玉軍家庭困難,被認定為貧困戶。不服輸的李玉軍通過加入村上的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從最初的種植香菇、赤松茸到現在的黑皮雞樅,實現了脫貧致富,合作社通過現金入股、土地流轉、園區務工等方式帶動了村上其他貧困戶發展菌類種植實現增收。
目前,白云村先后成立了蔬菜合作社和林業合作社、白云驛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帶動村民戶均年增收一萬余元。
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環境,鄉村旅游與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成了太白縣白云村綠色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也是太白縣生態立縣,實行綠色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山美水美,鄉村旅游有活力,產業發展興旺,“白云深處有人家”的白云村讓人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一幅秦嶺深處的白云人家鄉村振興新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