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4 20:05:50
9月14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指導,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和農民日報社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畫冊編輯工作推進會在北京召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農民日報社、農業出版社、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及來自10余省相關單位領導參加會議積極推進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畫冊編輯工作。
記錄三農巨大成就,見證百年壯舉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畫冊作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策劃安排的系列重大活動之一,畫冊不僅承載著記錄中國農民豐收節設立三年來取得的成果,更是展示全面小康奮斗之路的時代縮影,作為特殊大禮獻給中國億萬農民兄弟。
農民日報社受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委托負責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畫冊編撰工作,據畫冊編輯策劃組組長、農民日報社品牌傳播中心主任朱先春介紹,為了銘記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時代偉大壯舉,在第三個豐收節來臨之際,畫冊編委會將以《豐收》為題編撰大型珍藏級畫冊,畫冊分為五大部分,分別是開篇、慶豐收迎小康、豐收知識、小康路上豐收故事及未來鄉村。將通過一張張豐收的喜慶瞬間和一幅幅生動的三農故事,立體展現各地各民族豐收節慶盛況、喜迎全面小康的歷史場景,記錄農村發展的巨大成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時刻。
全方位展現豐收節實踐,為小康獻禮
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調研員劉艷濤代表中國農民豐收節指導委員會辦公室提出要求,畫冊要為豐收節節畫像,全方位立體式展現豐收節實踐,留住豐收記憶,不僅要反映成就,豐收節活動的場景,還應該反映一些標志性的事件、標志性的人物,更應該反映普通農民溫情生活狀態的內容。畫冊要突出小康之年歷史瞬間,為小康獻禮。豐收節的設立黨中央是有深層次考慮的,它的重要背景就是全面小康和打贏脫貧攻堅戰之后鄉村振興戰略。拓展豐收內涵等具體要求,把豐收與小康有機結合。豐收不僅是農業生產的豐收,應該包括物質、精神豐收多個層面,畫冊不僅要反映農業生產,而且要反映農民生活、文化、精神層面的東西。
中國農業出版社總編輯胡樂鳴表示,編撰農民豐收節畫冊是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的事情。豐收,是民族生存的基礎。用相片把它記載下來,固化下來,對宣傳農業、宣傳三農是非常重要的。在出版上,要精益求精,打造精品。
展現農民喜悅,展示未來憧憬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張紅宇副院長提出,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意義特別重大,三年的時間效果非常明顯。體現了中央對三農的高度重視。畫冊在2020年編撰意義重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是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啟動之年,更是總結鄉村振興、做好下一步高質量發展的推進之年。畫冊要從全景性、歷史性、多元性、群眾性四個方面重點著手,全面展示鄉村振興五大內涵,充分反映全面現代小康的成就,充分反映脫貧攻堅的成就,反映各個地方不同地域、不同時節,波瀾壯闊的時代場景,更要充分反映老百姓的所思所想,要讓農民說話,要通過畫面展示農民的喜悅,展示農民對未來的憧憬,未來的想法。
來自各地區的代表紛紛介紹當地慶豐收迎小康情況,并對畫冊的編撰工作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紛紛表示積極組織,動員多方力量,為畫冊提供典型素材、精美照片。同時畫冊征集工作得到了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攝影家協會、中華全國農民報協會、視覺中國以及相關媒體的大力支持。
會議由農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江娜主持,農民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唐園結出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