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0 08:42:00
往年夏收夏種時節,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胡莊鎮種糧大戶戴濤總會犯愁:下一季還要不要繼續種糧食?價格會怎樣?豐收之日也是憂心之時。
今年,戴濤一反常態,喜笑顏開。“‘糧食銀行’讓我們增收妥妥的!”
原來,高港區農業農村局今年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為企業搭臺,讓農民唱戲,創新組建區級家庭農場協會,鼓勵農場抱團發展,并引導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與協會開展合作。目前,全區以胡莊鎮為試點,已推動區內多家大型糧油公司與協會簽訂水稻收購協議,建立“糧食銀行”,幫助農民解決糧食收儲難、價格低問題。
所謂“糧食銀行”,就是協會會員將新收獲的糧食直接送到企業烘干、貯存或加工,結算價格和方式更為靈活,更能保障糧農利益。一般來說,糧食大批量上市時,價格較低,而在過后的幾個月當中,會有一個逐步回升的過程。針對這一價格浮動特點,協會與企業商定5個月左右的結算周期,在約定周期內,協會會員可選擇任意一天作為結算日,跟企業兌付賣糧款。同時,為保障農場正常生產,企業在收糧時先預支約8成的糧款給家庭農場,以解決農場賣糧后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
高港區農業農村局局長葉健說:“‘糧食銀行’真正實現了合作多贏。既讓種糧大戶有相對充足的資金緩解后續發展壓力,又解決了糧食市場價格不穩定、種糧利薄的難題,同時還能保證企業原材料供應充足,更能推動農業產業化、現代化進程。”
戴濤對此感觸頗深:“協會統一供應農資,降低了生產成本;企業每年明確種植品種,和協會簽訂收購協議,解決了我們糧食豐收卻賣不出好價格的后顧之憂;政府有配套的田間管護技術,可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可以說,有了‘糧食銀行’,我們就敢甩開膀子種糧食了。”
(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