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 18:00:19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3日16時20分訊(通訊員 何維 李濱佚)在重慶市墊江縣新民鎮明月村果彤生態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派繁忙的火龍果豐收盛景。
基地負責人晏興文往返穿梭于基地間,一邊向游客介紹果品的優質性,一邊引導游客采摘,忙得不亦樂乎。
“有這么多人來我的果園采摘,再忙也感到幸福。”晏興文笑著說,該基地所種火龍果為紅心品種,自6月成熟以來,前往現場體驗采摘樂趣的游客絡繹不絕,采摘或將持續至春節前后。
據悉,果彤生態基地建立于2018年9月,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是墊江縣首家成功種植紅心火龍果的基地。近兩年來,隨著經營管理模式不斷優化和完善,當前該基地30畝紅心火龍果的年產值預計可達50萬元。同時,該基地通過“村民土地流轉+用工”的模式,勞力需求量大時可解決近20人就業,有效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晏興文只是助推明月村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一員。該村村委會主任李勇告訴筆者,近些年,明月村以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為載體,利用良好的區位、交通、地理優勢和耕作條件,不斷推進農業規模化經營,持續壯大特色產業發展,先后吸引了12家經營業主前往投資,全村2119.5畝土地,其中近2000畝地被流轉發展起了現代農業。
“誰都不會想到,在2011年前,我們明月村實質還是個相對落后的村。”李勇說,那時候村里沒有像樣的產業,年輕人大部分外出務工,在家留守的都是些老弱婦孺,在家種地的大多是老年人,導致部分土地出現了“拋荒”“撂荒”現象。即使種了,產量上不來,收入有限,很多人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鑒于這樣的情況,不少村民決定進行土地流轉。同時,為改變經濟落后面貌,明月村村支“兩委”積極包裝項目,向上爭取資金,致力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最終通過解決道路、農田水利設施和用水用電等問題,為發展產業奠定堅實基礎,切實改善了村內的生產生活條件。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很快,鼎越農業、御康葡萄等企業相繼落地扎根,使明月村2000畝土地陸續被流轉,占村總面積的94.4%,整村也逐漸形成了以水果規模種植為主,市政園林苗圃、水產養殖為輔的現代特色農業產業體系,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振興取得了顯著成效。
著眼產業興旺,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還僅僅是明月村先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縮影。李勇介紹,近年來,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明月村依托其獨特的旅游產業資源、農業旅游資源、文化資源和自然資源大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其中,明月村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以“農業強村、生態富村、旅游旺村”為發展思路,多環節推進產村共建農旅融合。以2016年建成開園的牡丹櫻花世界為例,該村在后續推進中不斷加快景區改造工程并成功創建4A,現已將明月村打造成了“四季賞花、夏秋品果”的特色鮮明的生態休閑觀光及農耕文化體驗旅游產業園。
在改善農村環境方面,明月立足生態宜居,大力實施基礎設施提升行動、持續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全面開展八改工程等,大幅度提升整村環境面貌和群眾生活質量。在倡導鄉風文明方面,積極挖掘并繁榮發展先進歷史文化,利用線上線下平臺加強對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設,成功推動了鄉風民風美起來。在推動治理有效方面,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創新工作方法,推行“三事分流”工作法,探索建立科學的村民自治體系,有效提高了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水平。
如今,明月村已成為重慶市“農民新村”市級示范點、農村清潔工程示范村,美麗鄉村市級示范村,全縣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和全縣鄉村振興試點村之一。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從2010年的3000多元提高到了如今的18525元,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