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機 > 正文

農機獎補層層加 農戶購機實惠多

2020-08-28 09:50:00   

農機獎補層層加 農戶購機實惠多

湖南衡南縣福祥合作社秸稈收割打捆一體機正在田間作業。 周海花 攝

近日,記者從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農機事務中心了解到,通過實施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對秸稈離田、還田環節的機具實行項目獎補,對“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覆蓋”作業環節給予作業補貼。2019年,衡南縣新增收割打捆一體機32臺,新安裝“智慧農機”信息檢測終端130臺,新增粉碎還田機械86臺,初步建成縣級“智慧農機”系統工程,“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覆蓋”示范面積1.1萬畝,秸稈還田、離田機械化率達到85%以上。

是“離”還是“還”,壤情說了算

近年來,衡南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把“禁止秸稈焚燒”列入鄉、鎮、村目標管理考核,積極推進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2019年,衡南縣被列為中央財政支持的秸稈綜合利用試點縣,秸稈綜合利用專項資金865萬元。

衡南縣農機事務中心主任陳新啟介紹說,秸稈綜合利用的瓶頸環節是秸稈離田,許多農戶為了方便省事,直接將秸稈堆放在了田地四周的排水溝里,甚至有人把秸稈偷偷燒掉,屢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秸稈離田增加勞動強度、勞動成本。衡南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切合老百姓的需求,重點支持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作業能力提升體系建設和“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覆蓋”肥料化利用模式示范建設,力求解決這個瓶頸問題。

衡南縣根據稻田的壤情,依據稻田污染程度確定收割時的作業方式:污染較輕的,還田;污染重的,離田(秸稈可以帶走鎘等重金屬)。全面細致地規劃了多樣化的秸稈綜合利用方案:還田利用,肥料化模式,切碎還田翻耕作肥料,以改良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肥力;離田利用,基料化(養食用菌)、飼料化(養殖業)、貯備(能源飼料)、有機肥生產等。

2019年,通過項目帶動,衡南縣秸稈利用量達到64萬噸,利用率達到90.3%,其中秸稈粉碎還田量達到40萬噸,還田肥料化率達到64%。年新增秸稈綜合利用能力7.52萬噸,其中年新增秸稈機械化還田示范面積1.1萬畝,年新增秸稈飼料化利用能力1.5萬噸,年新增秸稈基料化利用能力0.5萬噸,年新增秸稈肥料化利用能力1.32萬噸,年新增秸稈生產商品有機肥能力0.3萬噸,秸稈年收儲運能力增加3.4萬噸。

獎補給力,農機作業能力大提升

衡南縣華云農機農技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國華說:“我們縣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得好。農機部門領導落實政策快,搶抓到九華工業園購機時間節點。以我購買的全喂入收割打捆一體機來講,銷售金額為23.8萬元,國家補29240元,省補3.8萬元,我們到九華工業園購機,還能享受湘潭市九華工業園購機累加補貼5848元,再算上項目獎補7.14萬元,一臺收割打捆一體機買下來自己只需要付9.35萬元,真實惠!買下來沒什么壓力!”

據統計,僅湘潭九華購機累加補貼,就可以為農戶節約購機資金96萬元。根據項目專項獎補資金補貼規定:每臺機具按整機銷售金額的30%享受項目獎補資金。32臺項目獎補機具可享受項目獎補資金214萬元;130臺“智慧農機”信息檢測終端共享受補貼資金20萬元。

據項目組同志介紹,秸稈綜合利用機械化作業能力提升體系建設和“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覆蓋”肥料化利用模式示范建設的項目資金共320萬元。為實惠真正種田的農戶,項目規定,項目獎補機具必須要有作業記錄,通過核實“智慧農機”信息檢測終端的作業數據,獎補符合條件的項目機具。同時,給予“秸稈—粉碎還田—深翻覆蓋”作業補貼,按每畝60元的標準補助。截止到項目驗收,共補助1.1萬畝,補貼資金66萬元。

通過疊加購機補貼和作業補貼,全縣農戶購機熱情高漲。機械化作業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節省了勞動成本,每畝稻田能節省離田成本80-100元。同時,離田后的秸稈被利用起來,每畝稻田還能增加100元左右的收入。秸稈還田、離田的機械化率大幅度提升,達到85%以上。

作業“質”與“量”,電子眼來看

衡南縣福祥農機農技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羅吉政告訴記者,福祥農機合作社已經安裝了6臺“智慧農機”信息檢測終端,既方便人員、工時、作業量管理,還能及時掌控機具狀況。同時通過縣級信息平臺發布作業機具、作業服務供需信息,已經為福祥農機合作社促成了好幾筆作業服務交易,初步估算下,可為合作社增加年收入5萬元以上。

采訪中,衡南縣農機事務中心科教股股長陳超說:“以前核實作業面積,都是派工作組實地測量,勞動強度比較大。現在,信息平臺建設好了,全縣有多少臺機器在田間作業,在哪里作業以及作業面積、作業時間、作業質量一目了然,數據真實可靠,隨時可以調取,減少了爭議,基本上做到公平、公開、公正,農戶滿意,我們輕松。”

從項目實施的效果看,“智慧農機”信息檢測終端和縣級“智慧農機”系統工程的建設,一是有利于縣農機事務中心遠程實時監控作業機具、作業地點、作業面積、作業質量、防范安全事故;二是有利于各社會服務主體管理人員統計工時、作業量,同時通過共享平臺信息,實現信息對稱、區域聯動,達到資源整合、提高效率的目標。 周海花 記者 孫眉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