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10:05:43
日前,隨著四川省448個精準扶貧自動氣象站觀測數據全部成功上傳,我國地面觀測站網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國1185個貧困鄉鎮自動氣象站如期建成運行,實現貧困鄉鎮全覆蓋。
貧困地區多位于高原、山區等氣象災害多發頻發地區,監測預報預警難度大,因災致貧、因災返貧、因災積貧的情況時有發生,補齊防災減災短板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此前,我國貧困鄉鎮自動氣象站覆蓋率為90.27%,各類地面氣象觀測站12039個,與全國平均每13公里1個自動氣象站的水平存在較大差距。
2016年,中國氣象局印發《打贏脫貧攻堅戰氣象保障行動計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完善基層貧困鄉鎮氣象監測體系,并于2018年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制定工作方案,在全國部署開展貧困鄉鎮自動氣象站建設。按照需求牽引、因地制宜、監測到鄉、落實到點的原則,在四川、西藏、內蒙古、重慶等22個省(區、市)累計建設貧困鄉鎮自動氣象站1185個。這批氣象站以多要素站為主,重點采集溫度、濕度、雨量、風向及風速等數據。
今年6月中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出現強降雨天氣,得益于貧困鄉鎮自動氣象站的實時監測,丹巴縣氣象局提前發布暴雨天氣趨勢預報以及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預警,經州縣聯動,丹巴縣成功疏散半扇門鎮兩萬余人。入汛以來,重慶、江西、安徽、湖北、湖南、貴州等地貧困鄉鎮自動氣象站在精密監測、精準預警、科學調度、防汛救災等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