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1 11:04:20
炎炎夏日,坐落在仙游縣書峰鄉四黃新村里的一家家以青黛、紅木等為主題的各色民宿,吸引了眾多避暑消夏的游客,民宿“點亮”小山村,激活了鄉村經濟發展的生態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
美麗資源變為美麗經濟
距離縣城僅15公里的四黃村積極利用造福工程、地災點搬遷、危房重建和舊村復墾等項目,去年春節前為104戶村民建起聯排住宅9排36套、套房3幢68套的美麗鄉村。隨后因勢利導利用百年集體祖厝打造以傳承記憶、留住鄉愁為主題的“四黃鄉愁博物館”,與百松村旅游創客示范基地、蘭石村名貴植物園等書峰鄉全域休閑度假游的網紅景點連成一線,成為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地標。此外,該村籌資100多萬元修繕的云峰巖被確認為“閩中游擊縱隊革命駐地舊址”“紅色革命旅游景點”。
但鄉村旅游想要留住人,“食宿”是關鍵。四黃村不僅有距縣城近的區域優勢,而且新村投用后空置率較高,稍加改造即可就地轉化為特色民宿。該村依托鄉愁博物館、云峰巖、枇杷園、青黛園、千年連理奇榕等旅游資源,通過“鄉村游標配民宿+特色人文自然景區”的科學運營,開發鄉村“兩日游”,“以宿帶游”助推鄉村振興。
為將四黃村的美麗資源轉化成美麗經濟,鄉里和村里采取政府引導、黨員帶頭、群眾自愿參與的辦法,圍繞“民宿”這一主線,按照“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思路,通過引資注入,鄉、村以配套建設的收益類旅游項目作為資本入股,四黃新村村民租賃房屋受益或房產入股參與分紅,整合枇杷、紅木、青黛、竹制品等特色文旅資源,打造“峰上云宿”民宿品牌,建成后年可為全鄉帶來約8000人次的過夜流量、近百萬元的地方收益及30余個工作崗位,為推動產業發展、帶動村集體增收、帶領群眾致富和推動鄉村振興創造條件。
“峰上云宿”拉動旅游需求
經多方注資3000萬元,今年“五一”期間,四黃新村精心打造的“峰上云宿”試營業,100個床位投入使用,以田園自然風為主,輔以松木家具等環保生活家居,按照四星級酒店配置,成為鄉村游住宿的高品質民宿。
昨日,在四黃新村,7號樓民宿房東、村民黃碧紅介紹說:“我家2層半小別墅面積有270平方米,5個房間,客廳、廚房、衛生間齊全,裝修風格輕松,生意不錯。”
據了解,“峰上云宿”提供24小時餐飲服務和餐宴定制,還有自助燒烤和自助野餐,菜品主打農家土菜、藥膳養身和枇杷宴,還提供代駕、租車、導游等服務。民宿周邊租賃農田,開發“開心農場”和“開心樂園”兩大功能區,供游客勞作體驗和種植綠色果蔬,并設置戶外游樂、親子活動、青黛印染體驗、徒步穿越等互動游玩項目,充分拉動游客書峰“兩日游”的旅游需求。
據統計,自試營業以來,“峰上云宿”已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營收32萬元,凈利潤20多萬元。收儲群眾房屋86間。今年一季度,群眾租金收益8.5萬元,鄉村資產租金收益5萬元,群眾通過農產品買賣收益17.5萬元,帶動全鄉游客流量1.2萬人次。
民宿產業紅火了,采摘枇杷的游客絡繹不絕,各地采購的商販也慕名而來。今年全鄉2萬畝枇杷銷售一空,三產融合帶來“豐產又豐收”的喜悅。
四黃村村委會主任黃鏡平對筆者表示,該村將民宿產業作為發展鄉村旅游、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特色增長點,著力讓美麗資源變為美麗經濟,利用“書峰枇杷”的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書峰建青黛”特色優勢,引導村民利用土地流轉政策擴種套種青黛和枇杷,發展林下經濟和觀光休閑農業,提升枇杷和青黛在鄉村旅游項目中的含金量,引導村民上馬光伏項目,戶僅投資5萬元年可收入6000-7000元,在新村屋頂發展太陽能光伏發電,帶動全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