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17:37:00
近日,科技部、農業農村部、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聯合印發《關于加強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以增加農業科技服務有效供給、加強供需對接為著力點,以提高農業科技服務效能為目標,加快構建農技推廣機構、高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等市場化社會化科技服務力量為依托,開放競爭、多元互補、協同高效的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業農村現代化、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為農業發展提供科技服務的各類主體構成的網絡與組織系統,是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在推進農技推廣機構服務創新方面,《意見》指出,加強農技推廣機構能力建設,加強綠色增產、生態環保、質量安全等領域重大關鍵技術示范推廣,提升服務脫貧攻堅和防范應對重大疫情、突發災害等能力。同時,提升基層農技推廣機構服務水平,創新農技推廣機構管理機制。
關于壯大市場化社會化科技服務力量方面,《意見》明確指出,提升供銷合作社科技服務能力,鼓勵發展“農資+”技術服務推廣模式。此外,鼓勵企業牽頭組織各類產學研聯合體研發和承接轉化先進、適用、綠色技術,探索并推廣“技物結合”“技術托管”等創新服務模式。同時,提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社會組織科技服務能力。
針對提升農業科技服務綜合集成能力,《意見》要求,加強科技服務縣域統籌、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強科技服務載體和平臺建設、提升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化水平。
《意見》強調,加強農業科技服務政策保障和組織實施。圍繞提高科技創新供給能力,推動產學研、農科教緊密結合,支持各類科技服務主體開展農業重大技術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廣;加強國家科技計劃對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領域的支持,著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推進農業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技術創新頂層設計和一體化部署,形成系列化、標準化、高質量的農業技術成果包,切實提高農業科技創新供給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據《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