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3 17:10:00
通訊員 張宸偉 黨宇杰 全媒體記者 陳小文
日前,陜西省大荔縣羌白鎮羌東村,一輛輛滿載冬棗的三輪車駛進新禧家庭農場合作社,首家引進的冬棗智能標準化分揀生產線上,將對收購的冬棗進行檢驗、篩選。
機器開動時,一筐筐新鮮的冬棗通過傳送通道進行電腦光電智能分揀,按照“顏值”“形狀”“級別”等綜合評定,分別進入8條不同的通道,工人只需在出口處將自動稱重的冬棗做最后的篩檢、裝箱即可。
據悉,新禧家庭農場合作社投資180萬元引進的冬棗智能標準代分揀生產線,實現了全程自動化和電腦光電智能分揀,1小時可分揀4噸冬棗。
新禧家庭農場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經帶動周邊356戶農民種植冬棗近5000畝。負責人張全喜介紹說,隨著業務量的不斷拓展增加,傳統分揀機器和方式用工量大、分揀不精細等問題越發明顯。經過多地考察,采購了目前這組光電標準化分揀一體化設備,以前5個人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就夠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分揀質量。
長年在新禧家庭農場合作社打工的羌東村村民馬娟麗說:“以前都是把棗倒在床上,六七個人圍著一張床,不停地用手撥,仔細分辨大小、好壞再裝箱?,F在有了這個機器,就連分量都是設定好的,咱只要盯著裝箱就好,輕松多了。”
無獨有偶,除了新禧家庭農場合作社之外,大荔冰鮮生電商有限公司的陳治國從德國引進了冬棗篩選機,標準化、精細化的分類讓公司的網上訂單節節攀升,客戶點贊、好評不斷。
據大荔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縣冬棗種植面積42萬畝,2019年產量突破50萬噸,產值50億元。大荔冬棗還入選了G20杭州峰會專供“總統套餐”,位列全國區域公用品牌第11位,品牌價值44.94億元。近年來,大荔縣不斷強化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市場意識不斷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大力推進大荔冬棗等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推進智能設施、綠色生產等技術創新和示范,加大扶持新建冬棗智能選果線,進一步鞏固和唱響了大荔冬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