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10:16:00
日前,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了今年重點強農惠農六大方面36條政策。兩部門表示,國家將繼續加大支農投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政策重點是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補齊農村短板,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目標。
重要農產品生產是政策優先支持領域,生豬生產又是重點中的重點。本輪農業信貸擔保服務政策重點服務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主體,突出對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的支持。政策還對生豬調出大縣實施獎勵,明確推動畜牧業轉型升級,支持開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在生豬大縣實施農技推廣服務特聘計劃。
在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方面,今年首批啟動支持建設50個產業集群,由中央財政適當補助,支持各省圍繞基地建設、機收機種、倉儲保鮮、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現代流通等全產業鏈建設,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對相關主體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說,優勢特色產業集群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扶持的原則,推動產業形態由“小特產”升級為“大產業”,空間布局由“平面分布”轉型為“集群發展”,主體關系由“同質競爭”轉變為“合作共贏”。
新型經營主體培育也是強農政策的一大方面。政策特別強調了培育高素質農民,重點實施新型農業經營服務主體經營者、產業扶貧帶頭人、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返鄉入鄉創新創業者、專業種養加能手等培養計劃,加快培養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長廖西元表示,鄉村振興存在“缺人才”現象。按照規劃,到年底高素質農民數量要達到2000萬人。只有加大高素質農民培育力度,才能為現代農業提供堅實的人力保障。要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村的機會吸引人、農村的環境留住人,改善農村人力資源結構,以人才發展引領農村全面進步。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鄉村振興的一場硬仗。按照此前要求,各省確定20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名單。今年,中央財政將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縣予以激勵支持,主要用于農村廁所革命整村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方面。中央預算內投資也將繼續支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整縣推進。(據《經濟日報》)
掃一掃,閱享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