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17:04:59
近日,農業農村部、財政部發布了2020年重點強農惠農政策。這36條政策包括了農業生產發展與流通、農業綠色生產與農業資源保護利用、農田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農業防災減災、鄉村建設六大方面。其中各個方面還涉及到了相關補貼和補助,看看你能領多少?
補貼、補助篇
01、耕地地力保護補貼
補貼對象原則上為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補貼資金通過“一卡(折)通”等形式直接兌現到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照“三項補貼”的要求根據當地具體情況確定補貼標準。
02、 農機購置補貼
增加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機具品目。將支持生豬等畜產品生產的自動飼喂等機具裝備全部納入各省補貼范圍。將果園軌道運輸機等助力丘陵山區等貧困地區產業發展所需機具納入全國補貼范圍,由各省從中選取品目進行補貼。
補貼額依據同檔產品上年市場銷售均價測算,原則上測算比例不超過30%。
03、畜牧業補貼
在內蒙古、四川等8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對項目區內使用良種精液開展人工授精的肉牛養殖場(小區、戶),以及存欄能繁母羊、牦牛能繁母牛養殖戶進行補助。
04、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
繼續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實施玉米和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對有關省(區)玉米補貼不超過2014年基期播種面積,大豆補貼面積不超過2019年基期播種面積,2020-2022年保持不變。
在有關稻谷主產省份繼續實施稻谷補貼政策,中央財政對稻谷補貼數量上限為基期(2016-2018年)稻谷年平均產量的85%。
05、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在地方財政自主開展、自愿承擔一定補貼比例基礎上,中央財政對水稻、小麥、玉米、棉花、馬鈴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和天然橡膠,以及水稻、小麥、玉米制種保險給予保費補貼支持。
除各項補貼、補助外,政策特別強調了高素質農民培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多方面。專家認為,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政策目標更明確,支持力度更大,更加突出綠色發展,強化防災減災,目的是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
06、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
在內蒙古、四川、云南、西藏、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8個省(自治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施禁牧補助、草畜平衡獎勵;
在河北、山西、遼寧、吉林、黑龍江和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實施“一攬子”政策。
07、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補償
中央財政采取一次性補助與過渡期補助相結合的方式,一次性補助由地方結合實際統籌用于收回漁民捕撈權和專用生產設備報廢,直接發放到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
08、農業生產救災補助
中央財政對各地農業重大自然災害及生物災害的預防控制、應急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給予適當補助。
支持范圍包括農業重大自然災害預防及生物災害防控所需的物資材料補助,恢復農業生產措施所需的物資材料補助,牧區抗災保畜所需的儲草棚(庫)、牲畜暖棚和應急調運飼草料補助等。
09、動物疫病防控補助
中央財政對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強制撲殺和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工作給予補助。
強制免疫補助經費主要用于開展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芻獸疫、布病、包蟲病等動物強制免疫疫苗(驅蟲藥物)采購、儲存、注射(投喂)以及免疫效果監測評價、人員防護等相關防控工作,以及對實施和購買動物防疫服務等予以補助。
國家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過程中,對被強制撲殺動物的所有者給予補償,補助經費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
國家對養殖環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予以支持,由各地根據有關要求,結合當地實際,完善無害化處理補助政策,切實做好養殖環節無害化處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