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養殖 > 正文

“稻漁空間”融出農業新天地

2020-07-09 11:33:00   

夏雨過后,微風徐徐。筆者在朋友圈“網紅”圖片的指引下,來到寧夏銀川市賀蘭縣“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

一地多用、一水多產

賀蘭縣地處寧夏北部引黃灌區核心地帶,得黃河之利,98%的農田為自流灌溉。然而在“稻漁空間”經營者趙建文心里,怎樣用好黃河水,種好寧夏大米,有著更加精細的盤算。

2012年,趙建文發現市場上高端有機大米的價格遠高于自己從農戶手中收來的普通大米,他開始翻閱資料,四處打聽。“搞現代農業,種植有機大米,適合循環發展!”于是,趙建文在家鄉四十里店村以每畝800元的流轉費用陸續流轉土地,建起水稻種植基地,還成立了合作社。

他請來了體積矮小的四川麻鴨“除草”。養上鴨子之后,趙建文發現在田間來回穿梭的鴨子不僅吃草,還吃小蟲和田螺。就這樣,3000畝地的生態系統逐漸恢復起來,稻、蟹、魚、鴨立體種養的新模式初具雛形。

“三產融合”拓銷路

2017年,眼見有機大米種出了成效,魚、蟹、鴨也養得日益肥美。如何把這些好產品推廣出去?趙建文思考,是不是可以把3000畝稻田變成景區,把游客吸引到基地?

說干就干,趙建文隨即投資800多萬元打造“稻漁空間”鄉村生態觀光園。在“稻漁空間”,游客可以從事農耕體驗、作物收獲,也可以燒烤、垂釣、就地消費,還能吸引年輕人認識現代農業,投身現代農業。

“稻漁空間”實現了從傳統種植到稻魚、蟹、鴨的立體種養,再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轉變,構建了“1+X”稻漁種養模式。2019年,園區土地入股面積達到2002.6畝,戶均增收近8000元,小農戶與農業現代化實現了進一步的銜接。

“未來,我打算通過更加先進的技術手段,用好黃河水,讓這塊土地煥發出新的活力。”趙建文望著遠方的賀蘭山說道。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