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黑龍江佳木斯優化稻米購銷體系——稻香不怕巷子深

2020-07-08 11:10:55   

稻香不怕巷子深

佳木斯市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社員正在進行水稻生產。

綠色的稻海、藍色的天空、黑色的土地、紅色的農機……所有色彩交織在佳木斯這片土地上,醒目美麗而又令人動容。

佳木斯市是黑龍江省水稻、玉米、大豆主產區,是中國北方粳稻優勢生產區,也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耕地總面積近3000萬畝,占整個三江平原面積近50%,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常年保持在250億斤左右,商品率達到90%以上,粳稻播種面積居全國地市之首,素有“中國東北大米之鄉”“生態米都”之美譽。

“插根筷子就發芽”,說的就是黑土地的實力。如何把資源優勢變成真正實力?佳木斯市堅守糧食安全底線,按照市場需求,堅持“穩糧、擴豆、優經”的總體思路,科學調優結構。2019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768.7萬畝,其中,水稻、玉米、大豆分別達到1588.7萬畝、611.9萬畝、556.3萬畝,總產達到217.7億斤。佳木斯市圍繞田間物聯網、質量追溯系統、電商銷售平臺全力打造“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數量達到148個,引領綠色有機食品擴面提標,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產加銷一體化 “訂單糧”增產又增收

春耕一開始,在圣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互聯網+”運營中心,董事長呂塞峰就今年訂單合同的相關內容向合作社社員代表進行解釋。不僅公司旗下的圣之杰、圣邦等專業合作社社員享受訂單服務,部分貧困戶也在其中,簽訂訂單后他們將得到無人機植保、水稻種植指導以及銷售等多方面的幫助。

“到3月18號,我們共簽訂了訂單種植1.9萬畝,涉及大約105戶種植戶,其中合作社4戶、貧困戶4戶。”呂塞峰說,“我們還特別為4戶貧困戶做了詳細的A級綠色水稻種植的標準規范,讓他們很有信心地參與進來。”

樺南縣梨樹鄉大勝村農民白云龍說:“今年是圣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與大勝村簽訂訂單農業的第四個年頭,我們種植水稻,由公司統一提供化肥、籽種、農藥,這樣我們一畝地比以前省20多塊錢,一坰地就能省300多塊。這種從種到收、由公司統一指揮、統一收割、統一回收的訂單模式,讓我們很省心。”

“用手機一掃二維碼,就能清楚整個生產和加工流程,每包大米可以追溯到它的生產人。”佳木斯市富錦市喬楚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喬治國說。

在2020佳木斯網上農博會的展示大廳,整齊擺放著多種包裝的大米。包裝不盡相同,相同的是這些大米系列產品外包裝上都多了一個二維碼。

為打造放心大米,佳木斯市各農場、合作社建立起了產品可追溯體系。現在,他們不僅自己生產水稻,還自己加工、銷售。“產加銷”一體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已經成為全市加工消化糧食、帶動農民增收的生力軍。

“通過訂單銷售,線下宣傳,去年收獲的大米基本都賣了,現在庫存的糧食都是給固定客戶預留以及進行宣傳使用的,優質稻米年年供不應求。今年我們農場共種植了700公頃水稻,目前長勢喜人,到了分蘗期,社員正在揚肥,目前看來長勢比去年要好,不出意外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喬治國告訴記者,“對于幾個月前粳米價格上漲,我認為是受到疫情初期市民囤糧的影響,就現在農民手里的庫存和加工量來說,上漲只是暫時的,等秋天新糧收獲了,粳米價格預計跟去年相差不大。”

通過參加這次網上農博會,喬治國打開了產品銷售的新思路,下一步農場將更多地在線上銷售下功夫。目前,在富錦市農業農村局、經濟和商務合作局的幫助下,喬楚農場正在與京東商城等網絡平臺洽談合作,還跟保險公司、化妝品企業等進行跨界合作,利用他們的固定用戶群進行產品宣傳,相信對今年的產品銷售有很大幫助。

無獨有偶,集水稻種植、加工、銷售、秸稈綜合利用于一體的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也采取了類似的銷售方式。合作社法人代表李玉成告訴記者:“每年稻米的銷售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由合作社自己加工,采取線上線下多渠道銷售。另外一部分采取訂單銷售模式。我們與樺川縣樺譽糧油有限公司簽訂水稻銷售訂單,以高于市場價0.1元至0.2元的價格,收購合作社5000噸水稻,同時輻射帶動雙興村117戶農戶將水稻出售給企業,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發揮倉儲優勢 專業化“經營”糧食

黑龍江近年來把糧食加工企業作為經濟振興發展的支柱產業,加大力度推進“黑龍江好糧油”和“黑龍江大米”營銷三年攻堅行動,有力帶動了佳木斯市以大米為主的糧食產品迅速開拓南方銷售市場,為佳木斯市加工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農墾系統轉隸后,全市加工能力、加工量、銷售收入同比增加。

在佳木斯大大小小的米業加工企業,記者都能看到一派繁忙景象:工廠里,機器轟鳴聲中,袋裝的、盒裝的大米被打包,等待物流運輸車上門,然后發往全國各地……

這些鮮活的場景,凝成了一組亮眼的數字:佳木斯市共有糧油加工企業237家,年設計加工能力為1823.8萬噸。截至2020年5月份,該市共加工消耗原糧204萬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3億元。其中,水稻加工企業205家,年設計加工能力1384萬噸,截至2020年5月份,共加工水稻124萬噸,實現產品銷售收入34.3億元。

今年,佳木斯市市屬水稻種植面積達734.5萬畝,建三江管委會轄區水稻種植808.3萬畝。全市大米主要產品“佳木斯大米”榮獲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中國區域品牌百強榜”第14名,大米類榜單第3名。

伴隨著糧油加工業的不斷前進,當地糧食收儲企業的發展也緊隨其后。最新的2020年糧食收儲能力調查摸底表統計顯示,佳木斯市現有糧食收儲企業229家,其中地方國有糧食購銷企業48家,其他國有企業54家,中直企業20家,社會多元主體107家。

糧食收儲企業的發展壯大,源于佳木斯市倉儲資源優勢明顯。全市糧食總倉儲能力4791萬噸,占全省的22.7%。作為全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佳木斯市產量大品質優,冬季長達6個月的冰凍期是儲存糧食得天獨厚的優勢,儲糧效果好且成本低。

從2017年開始到2020年,佳木斯市通過整合糧食流通領域現有資源,建立專業化的經營性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有償為種糧農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等服務,有效解決農民糧食收獲后的烘干、儲存、銷售等方面難題,促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從2017年開始,全市共規劃建設產后服務中心29個,農戶科學儲糧裝具4653套,主要分布在全市各縣(市)區,基本達到全覆蓋的工作要求。前期已經建設完成的產后服務中心項目積極開展“五代”業務,更好地發揮好糧食購銷主渠道的帶頭引領作用。近兩年,累計為農民開展“五代”業務量30余萬噸,充分發揮了強大的倉儲資源優勢,履行了社會責任,促進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吳雙 記者 劉偉林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