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22:49:00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申小燕 閆瑜濤
7月3日下午,“中合生態農業循環產業園寺河村種豬場項目”評審會在陜西楊凌眾創田園E座舉辦。陜西省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陜西省生豬產業省級科技特派員、陜西省科技特派員生豬產業服務團團長、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孫世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陜西省獸用生物制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王晶鈺,陜西華陽良種豬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子清研究員,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總監祝衛國,陜西正能農牧集團董事長王義輝,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醫學院副教授、楊凌凱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恩岐,鳳縣中合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一鳴等參加了本次評審會。
據悉,“中合生態農業產業園寺河村種豬場項目”地點,位于陜西鳳縣平木鎮寺河村。該項目主要建設3000頭核心種豬場(600曾祖代+2400祖代)繁育,及配套生物有機肥生產車間、液體復合肥生產車間、秸稈處理車間、污水處理站等養殖附屬設施,及相關配套設施,項目規劃用地223.2畝,總建筑面積44679平方米。隨著項目的落地,有望為鳳縣乃至陜西全省完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提高生豬標準化規模飼養水平,進一步提供金融活水和改革動能。
該項目以大力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業,擴大綠色、有機農產品種養規模,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為基調,以糞污資源化利用為切入點,運用種豬繁育和育肥技術,提高生豬標準化規模飼養水平,并將生產的有機肥全部用于陜西鳳縣花椒、蘋果、蔬菜、中藥材等產業,提升綠色農產品質量和效益,打造綠色農業生態循環產業鏈,帶動產業扶貧及周邊地區高效環保養殖產業和有機生態農業發展。
專家們對該項目的戰略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同時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和重要的建議。專家們一致認為,該項目是生豬良種繁育以及糞污綜合利用的典型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對于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農產品質量、確保農產品安全、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等,均將起到關鍵的示范作用。同時,專家們也認為,該項目的水源地、生產道路、隔離區建設等規劃設計仍有提升完善的空間。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