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3 10:41:00
溫子瑞 高雙勇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張慧
近年來,陜西省神木市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轉變農業發展模式,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加快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力。
大柳塔試驗區生油村是神木市2018年確定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之一。隨著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破冰之旅”不斷深入,“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的改革已被廣大農民朋友所接受。大柳塔試驗區生油村的村民們正借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積極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李增昌就是受益者之一,現如今,他一邊在何家塔工業園區打掃衛生,還一邊在村里的合作社打零工,閑暇時間還可以幫助老伴在家務農,一年收入能達到6萬余元。他告訴記者,現在他們村民變成“股民”,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下,既能在大棚里面干活賺錢,又能拿到年底的分紅,日子過得越來越好。
神木市大柳塔試驗區生油村黨支部書記李振清說:“合作社分紅按照合作社章程分,土地股占50%,人口股占30%,還有錢股按20%分。種植的蔬菜和養殖的牛羊肉在市場上、屬地企業就可以銷售一空。”
和生油村一樣,神木市一些以前的“空殼村”,現如今已逐步向產業興、生態美、人氣旺方向發展。位于神木市欄桿堡鎮的張家坬村,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積極推進山地蘋果種植,通過發展村集體經濟讓村民搭上“脫貧快車”。
張家坬村監委會主任劉振堂說:“我們初步建成山地蘋果果園和張家洼村農業產業園,已種植山地蘋果570畝,預計到豐產期蘋果產量可達300萬斤,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2018年、2019年兩年合作社共實現利潤160.9523萬元,人均分紅1006元。”
據了解,2017以來,神木市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行政村有322個,目前已基本完成改革工作。經過清產核資,全市集體資產總額約為24.6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5億元,非經營性資產21.1億元。資源性資產,集體土地總面積1122.1萬畝。
近年來,神木市積極探索集體經濟新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充分激發集體經濟的內生源動力。大力推進實施“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等系列變革模式,讓農村“沉睡”的資源“活”了起來,激發農民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