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2 09:27:00
所謂“干生蟲濕生病”,果園遇連陰雨,各種病害最容易多發。近日陜西大范圍連續強降雨,對當季成熟的鮮桃、獼猴桃等水果造成了哪些影響?雨后高溫應該如何對果園進行管理?聽聽專家怎么說。
桃樹管理莫輕心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張曉光說,7月中下旬,陜西地區大多數鮮桃進入成熟期,果實膨大,果肉開始儲存糖分。然而近期的連續降雨,給桃農帶來極大困擾。由于降雨,采摘難度增加,銷路不暢,鮮桃在經過高溫高濕后容易出現果核變軟、甚至發霉的情況,極大地降低了鮮桃商品率。雨量增大使得鮮桃含糖量降低,甜度下降,影響口感。這時的桃園管理應注意排水,增施有機肥,合理修剪,使桃園通風透光,以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
近期桃樹生長加速,也是病蟲害大發生期,所以說6月份是桃樹病蟲害防治及預防的重要時期。主要病蟲害有:梨小食心蟲(拆梢蟲),桃食心蟲、桃蛀螟,蚜蟲、潛葉蛾,粘葉蟲、紅、白蜘蛛等。病害主要是各類穿孔病、瘡痂病,褐腐病,枝桿腐爛病。加強防病蟲害藥物的噴灑,可采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0倍、20%雙丙環蟲酯3000倍、2.5%啊維菌素2500倍、10%苯醚甲環唑1000倍、80%甲基托布津800倍、70%代森鋅800倍等。
桃樹結果消耗了大量的營養,鮮桃采摘后是桃樹營養積累和花芽分化的關鍵時期,此時加強管理能夠增加樹體的營養積累,盡快恢復樹勢,使樹體形成良好花芽,為提高來年的桃產量和質量創造有利的物質條件。
及時防治病蟲害侵染
渭南市果業研究院院長、副教授井趙斌告訴記者,今年雨水總體來說較往年同期偏多,且在陜西獼猴桃產區分布較均勻,各個獼猴桃種植區均有不同程度的降雨量。此時正值獼猴桃快速膨大期,很好的滿足了獼猴桃生長對水分的需求。雨水屬于自然降水,減少了果農大水漫灌的次數,更有利于土壤。
但與此同時,降雨偏多也造成土壤水分飽和,引起根系呼吸受阻,高溫后容易導致出現果樹黃化;同時,高溫高濕的環境加劇了褐斑病的發生,降雨期間低溫高濕的條件加速了灰霉病的發生。影響更大的是,由于無法進地里工作,導致無法及時補充肥料,部分果園出現了脫肥現象。再就是長時間陰雨天,葉片光合作用較弱,光合產物缺失,不利于果實膨大,因此,許多品種果實比往年同期表現偏小。
因此,無論是獼猴桃、桃還是杏、櫻桃等果樹都十分怕澇,排水散墑是極其必要的。近日的高溫高濕加劇了果園病菌的滋生,噴藥保護,及時防治病蟲害侵染。果農要結合自家情況,適度加強水溶肥的使用,科學進行葉面噴施有機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