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9 14:15:11
風吹麥子黃,熾陽林間照。位于秦嶺山下腳下的長安區引鎮街道天王村天天豐種植園,果林起伏山風吹,鶯歌燕舞鮮桃脆。種植能手屈博元帶領著“產業工人”忙碌地采摘桃子,滿臉掛著即將豐收豐產的喜悅。
回家務農,助力村上農業產業發展
52歲的屈博元膚色黝黑、身形敦厚,土生土長在秦嶺山腳下。2015年,多年從事水果經銷的他轉行果樹種植業,離開城市回到天王村,從本村的貧困戶及群眾手中流轉土地近百畝開始投資興業,大面積栽種鮮桃、櫻桃等市場潛力大、產銷利潤好的優品種高品質果樹。
天王村位于引鎮街道以東,全村人口1358人,耕地面積1400畝。屈博元的種植園也成為了村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試驗田”和“示范地”。走進果園郁郁蔥蔥,樹形高低錯落,綠果紅桃隱隱約約,曬著陽光使勁生長。
近年來,天王村借助花園鄉村建設,完善文化設施、改善農村衛生環境;依托村民古法制香技藝這一非遺項目,挖掘集旅游為一體的多元化產業;發揮鄉賢能人作用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充分利用種植產業資源發展特色果蔬,不斷增加群眾致富增收。
30年經驗,果品產銷日漸走上大道
屈博元從事果品一線銷售行業30多年,豐富的市場經驗使得他對市場需求信息和消費者喜好把握得極為準確和到位。在種植規劃之初,他就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高品質、好口感作為長久生產生存的“王道”,選擇了日本水密、清水白桃、早大果、茉香等糖度在19—20的鮮桃和櫻桃品種進行規模栽種。
在種植區域選擇上,天天豐種植園也是依托秦嶺獨特的山麓氣候,疏松的沙土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50多畝鮮桃、40多畝櫻桃生長給勁、茁壯成林成片。經過近6年的精心管護,已經進入采摘期。每年到了春天,桃花盛開成為扮靚天王村花園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得鄉黨和周邊群眾競相觀賞。到了夏秋收獲季節,滿園飄香惹人醉,慕名而來品鮮桃,尋找家鄉味道的游客和消費者絡繹不絕。
30年經驗,果品產銷日漸走上大道
屈博元從事果品一線銷售行業30多年,豐富的市場經驗使得他對市場需求信息和消費者喜好把握得極為準確和到位。在種植規劃之初,他就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高品質、好口感作為長久生產生存的“王道”,選擇了日本水密、清水白桃、早大果、茉香等糖度在19—20的鮮桃和櫻桃品種進行規模栽種。
在種植區域選擇上,天天豐種植園也是依托秦嶺獨特的山麓氣候,疏松的沙土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50多畝鮮桃、40多畝櫻桃生長給勁、茁壯成林成片。經過近6年的精心管護,已經進入采摘期。每年到了春天,桃花盛開成為扮靚天王村花園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引得鄉黨和周邊群眾競相觀賞。到了夏秋收獲季節,滿園飄香惹人醉,慕名而來品鮮桃,尋找家鄉味道的游客和消費者絡繹不絕。
家鄉種植果樹,深耕于農業產業的屈博元,在優先吸納安置本村及周邊具備勞動能力12戶貧困戶務工的同時,示范帶動天王村7戶村民發展果樹種植60多畝。在提供市場信息的基礎上,從桃樹、櫻桃選種育苗到栽種行距株距,從樹苗期的水肥施播到成樹盛果期的管護,從單株獨樹的掛果量到畝產品質控制,他都毫無保留地介紹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方法,指導幫助種植戶實現效益最大化。
“群眾把我當能人,那就得有能人的樣子。不光要把自己的樹種好管好,還要把鄉黨的事放在心上,一起干才能把這產業做好。”屈博元打著枝條尖子信心十足地說。
(通訊員 惠鵬 李勇軍 劉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