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頭條 > 正文

智慧麥作技術讓產糧更“聰明”

2020-06-11 08:49:00   

日前,在全國產糧大縣江蘇省射陽縣的臨海農場,人頭攢動、機聲隆隆。這里舉行的現場觀摩會上,一臺臺依靠自主創新技術生產的北斗導航小麥無人收割機,在金色麥浪中齊頭并進,機過之后顆粒歸倉?! ?/p>

“今年小麥生產依靠‘天眼地網’實現精確播種、施肥、施藥、灌溉和收獲,既省成本、效果又好,畝均產量能達到1200斤。”蘇墾農發臨海分公司負責人黃禮慶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黃禮慶所說的“天眼地網”,是農業農村部十大引領性技術之一——北斗導航支持下的智慧麥作技術的重要內涵。這項引領性技術主要包括北斗導航支持下的小麥無人播種收獲技術、無人機支持下的小麥精確施肥噴藥技術以及物聯網支持下小麥智慧灌溉技術。

據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副院長田永超介紹,智慧麥作技術將北斗導航、現代農學、信息技術、農業工程等應用于小麥耕、種、管、收全過程,實現生產作業從粗放到精確、從機械到智能、從有人到無人方式的轉變。

這套智慧農業技術究竟“硬核”在哪里?首先是立體化感知農業信息。以前種地依靠田里看、經驗斷,但是點上數據有限、無法全覆蓋,現在可以通過衛星遙感、無人機、田間物聯網設備共同架設“天眼地網”,定量、全面、立體化地獲取農情數據。

數據有了,種、肥、水、藥的施用量怎么確定?田永超表示,農民施肥噴藥多是憑經驗,現在智能技術可根據氣候條件、土壤信息、品種特性、植物長勢等,開具種、肥、水、藥的“細方子”。

有了數字化的“處方”,如何實施?關鍵是研發智能化農機裝備,并將農機、農藝與信息技術融合,給田里的“鐵疙瘩”裝上“活腦袋”。

中國農科院種植機械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張文毅介紹說,目前,天空地立體化苗情監測診斷技術、無人機支持下的作物精確機噴藥技術、基于物聯網的灌溉技術等單項技術趨于成熟,已在全國主要麥作區示范應用;小麥無人播種收獲技術已初具雛形,取得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突破,有望在近年內實現應用。

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長張曄表示,今年將聚焦穩定糧食生產和農產品有效供給,著力推動引領性技術的集成化、實用化、輕簡化,暢通“專家—農技人員—示范展示基地—示范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小農戶)”鏈式技術推廣通道,實現技術和農業生產緊密結合,切實發揮科技對保障糧食安全和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決定性作用。

編輯:任靜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