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 14:25:00
近些年來,農村大量的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村“空心化”的現象愈發的突顯。為了解決這一現實難題,助力新農村建設發展,國家出臺了《“十三五”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其目的就在于培育優秀的農業人才,發展與壯大農業主體。根據目前的形勢來看,新型職業農業勢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的主力軍,而為了進一步提升他們個人素質,各省市也是積極落實技能培訓,以提升農業工作者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而農民不光可參加培訓還有補貼拿,那么補貼該怎么申請?針對這些疑惑,下面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下。
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首先農民自身的個人素養和專業知識能力代表著農業發展的上限,將自身所學的技術應用于農業經營管理當中,解決農村怎么種地,如何靠農業增收等問題。此外,培育新型職業農民也是培育農業的青年接班人,不僅良好的解決了農村人才短缺問題,同時也有利于吸引更多人返鄉創業,彌補農業產業不足,讓更多農業從業者獨當一面,更快推進農村現代化建設。
如何參加新型職業農民培訓?
符合申報條件的農民朋友可到試點縣農廣校、農機校和其他農業相關部門規定的地點進行咨詢和報名。當然,還有一個主要的途徑就是通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申報系統進行網上申報。申請步驟如下:
1、搜索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申報系統的網址并進行登錄,首次登錄的話還要申請注冊。
2、輸入賬號、密碼和手機驗證碼完成注冊,按照系統提示操作即可。
3、登錄后,認真閱讀“申報說明”。
4、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選擇一個培訓項目類型進行申報。
5、填寫個人信息和系統界面要求的其他信息,成填寫后點擊“保存”按鈕。
6、所有信息填寫無誤后,即可點擊提交,完成報名,農民朋友可在系統后臺查看報名審核結果。
參加培訓還有補貼?怎么申請?
就目前國家的政策而言,對于合格的新型職業農民,會頒證書,在培訓時還會有一定補貼。不過由于各個省份的政策不一,補貼標準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還是要咨詢當地的相關機構。
就比如甘肅地區,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15天,按人均3000元標準補助。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兩類累計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按人均1000元標準補助;再比如安徽省按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培訓每人3000元、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培訓每人1100元等標準進行補助;而黑龍江省就是把資金按分配人數下撥到縣,前兩年的培訓補貼每人補助資金2900元。
而補貼申請過程也不算復雜,準備好申報材料并按照申請流程走即可,同理不同的地區或存在差異。下面給大家提供一個參考:
1、申請材料:居民身份證;職業培訓結業證書或職業資格證書原件;培訓繳費憑證原件及復印件。
2、申請流程:首先在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進行實名制登記,然后按照屬地原則,提交申請材料,由登記地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完成補貼申請工作。
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補貼的常見疑問解答
1、除了該補貼還有其他補貼嗎?
有的,在支持勞動者就業創業的補貼就也關于職業培訓補貼內容的相關介紹,但其補貼對象不同于新型職業農民,主要是針對貧困家庭子女、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未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者等。其中農村學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參加勞動預備制培訓的,在培訓期間還會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另外,在2020年5月28日人社局印發的《農民工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也強調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并給予培訓補貼。
2、是否要在戶籍地才能領到補貼?
不是的,符合條件的勞動者還可在常住地、求職就業地領取補貼。
3、已經參加過一次培訓,再參加培訓還能領補貼嗎?
原則上每人每年可享受不超過3 次,但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不可重復享受。
4、從哪里可以獲悉補貼培訓機構或者補貼培訓項目的信息?
勞動者可以到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了解當地補貼培訓相關信息。
總的來說,國家對于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可謂相當重視,相關政策紛紛出臺,有效的推動了農民工穩崗就業和返鄉創業,促進農民職業技能提升,將農民培育成為農業產業的重要人力資源。而目前培訓體系建設也越來越完善,農民不光可以學習專業的種養技術,也可以進修大數據、人工智能、電商直播等先進的互聯網知識。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大蕭條,很多人都面臨失業的窘境,但相信只要有技術、有知識、有涵養,在哪都能闖出一片新天地。對于國家實行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補貼,大家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