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2 09:23:00
日前,位于南京市江寧街道天然村的一個可年出欄15萬頭生豬的規模養豬場開始動工,預計今年7月底完工、8月投產。屆時,該豬場將植入現代“智能模式”。
據悉,該規模養豬場項目總投資約3億元,占地面積約360畝,總建筑面積約9.3萬平方米,項目建成后年出欄育肥豬規模15萬頭。該生豬養殖場將采取“全封閉、規模化、一體化”的自繁自養模式,配備6000頭能繁母豬。“大規模養豬對疾病防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全線場的優勢非常明顯。育肥仔豬全部來自同一個場自繁自養,以最大程度降低混養帶來的疫情風險。”江寧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與傳統豬舍“臟亂臭”的環境不同,未來養殖在這里的“二師兄”們將享受著“優質”的生活待遇——運用智能養殖設備,引進自動飼喂分欄系統、無人送料車、機器人清糞、智能化電控設施,減少人工投入成本,實現供水、供料、通風、降溫等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同時,盡管規模龐大,但場區建設采用先進的“三防豬舍”,即“防病毒、防非瘟、防臭氣”,將豬場與外界隔離,豬場內的空氣經過多層過濾后再排出來。“高科技的運用將為養殖場筑起疫病防控‘防火墻’,也將大大提升養殖效率。”生豬養殖場負責人說。(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