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09:18:00
本報商洛訊(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廷)“回想建設初期,很多農戶不理解,土地流轉阻力很大,多虧村干部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動員他們支持項目落地,幫助我解決水、電、土地等問題。”近日,落戶陜西省商南縣富水鎮龍窩村發展獼猴桃產業的袁建皓深有感觸地說。
袁建皓是河南省西峽縣丁河鎮客商,2016年10月經富水鎮龍窩村監委會主任湯繼濤多次邀請,他帶領團隊到龍窩村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獼猴桃產業。建成的300余畝獼猴桃基地陸續進入生產期,帶動龍窩村5個組42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200元。這是商南縣富水鎮優化營商環境、引資發展產業的縮影。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該鎮積極在政策扶持、環境保障等方面強化支撐,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長廊。
富水鎮按照商南縣“一心三帶五協同”規劃布局,著眼加快推進“城富(縣城至富水)一體化”,落實“山上茶、山下果、園中菌”思路,規劃分三年在茶坊、油房嶺、馬家溝等村發展茶園10000畝,在黑漆河、王家莊、黃土凸等村發展食用菌1000萬袋,在龍窩、油房嶺、桑樹等村發展獼猴桃基地10000畝,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長廊格局。目前,富水鎮“龍窩村—油坊嶺村—馬家溝村—茶坊村—王家莊村—黑漆河村”長23公里、面積達34平方公里的連片茶葉、獼猴桃、食用菌產業帶已形成,效益日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