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 11:24:00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王朝陽
小蜜蜂、大產業。5月26日,“秦巴土蜂蜜”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立項論證會在陜西楊凌舉行。項目專家組成員、陜西省衛健系統及楊凌示范區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等圍繞“秦巴土蜂蜜”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確立及起草情況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探討交流。
陜西目前養殖中華蜜蜂共39萬蜂群,有超過2000家中華蜜蜂養殖專業大戶分布在漢中、安康、商洛、寶雞等地,已形成了我國西北地區最大的蜂產品集散地,成為全國三大蜂產品市場之一,年交易蜂蜜可達15000噸。
作為“秦巴土蜂蜜食品安全地方標準”起草的主要參與者,中國養蜂學會理事、陜西蜂業協會副會長、楊凌老年科教工作者協會副會長黎九洲表示,制定秦巴土蜂蜜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既可以打出秦嶺土蜂蜜這個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知名度,特別是對脫貧攻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秦嶺土蜂蜜生產歷史悠久,產品在全國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隨著飼養量的增加以及產量的提高,市場開拓顯得尤為重要,保證市場供應,增加蜂農的收入,制定標準就很有必要。
黎九洲介紹,目前養蜂市場還比較混亂,以假充好,以洋蜂蜜代替土蜂蜜,嚴重的擾亂市場,不利于中蜂產業的順利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有了標準以后就按照標準進行生產,既能提高知名度,提高市場占有率,提升秦嶺土蜂蜜在消費者心中的影響,還能提高售價,增加蜂農的收入,助力脫貧攻堅。
秦巴土蜂蜜是指中華蜜蜂采集的,來自無污染、原生態陜西秦巴山地域植物的花蜜、分泌物或蜜露,與自身分泌物結合后,經充分釀造而成的天然甜物質。而秦巴山區地貌復雜多樣,植被豐茂,生態純凈,每年花期長達10個月,交替生長的蜜源植物逾千種,是中國“天然蜜源”之一,秦嶺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已經成為中華蜜蜂國家級保護區,能產出純正的中華蜂蜜。
目前,陜西中蜂養殖主要在于秦巴山地區,秦巴山區不僅蜜源好,數量多,適合于中蜂生產;而且秦巴山區的蜂種比較獨特,能夠維持大群,產蜜量高,抗病能力強,抗寒易越冬。因此,秦巴山區農民有養蜂傳統,蜂業有基礎,秦巴山土蜂蜜標準的確立對當地蜂蜜產業發展壯大、助力秦巴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