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3 14:58:53
本報記者 王佳偉
“我國蘋果產區多分布在丘陵溝壑地區,很多都是貧困地區。”一說起蘋果,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校長助理霍學喜就停不下來。他最近眼里看的、心里想的都是蘋果的事兒。
“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西考察,指出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要延伸產業鏈條,提高抗風險能力。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感到肩上責任重大。”5月10日,霍學喜告訴記者,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今年他計劃提交一份《關于推動新電商發展重塑農產品價值鏈的建議》的提案,建議重塑農產品供應鏈體系,通過穩定需求側、激活終端農產品市場來穩定農業生產,推動農業定制化大生產轉型。
“陜西是我國蘋果產銷第一大省。蘋果是陜西脫貧攻堅、農民增收的重要產業。這次疫情給蘋果產業造成了很大影響,我進行了相關調研。”在霍學喜看來,短期內,疫情主要影響庫存蘋果的銷售,長期來看,將影響未來一年蘋果的產量與質量。作為全國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蘋果體系的負責人,他一直在想辦法。
如今,網絡銷售是一個便利途徑,但霍學喜說:“在一些貧困地區,信息滯后,只靠互聯網等新交易手段來緩解農產品滯銷難題遠遠不夠。”他向記者展示了一組調研數據:80%的果農通過果商、客商收購方式銷售蘋果,利用網絡銷售的比例僅占11%。“因此先要實現果農與果商有效對接、產區與銷區有效對接,從而實現產品供需有效對接。”
如何實現有效對接?“當下首先要全力保障物流綠色通道暢通,幫助經營者實現查驗、過關等操作便利化,確保蘋果運得出生產一線、運得到消費一線。”霍學喜說,“目前可以通過實施物流運費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減免涉果企業房租、降低擔保費率、延期繳納稅款、返還失業保險費和增加就業補貼等政策,幫助涉果企業、蘋果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果農渡過難關。”
經過進一步調研,霍學喜向農業農村部提交了專題調研報告,建議在低風險地區有計劃地重啟農產品批發市場,有效減少庫存,避免農產品變質腐壞,相關部門要利用大數據等科技手段幫助偏遠、貧困的農產品產區精準對接需求。此后,農業農村部和交通運輸部等多部門出臺一系列舉措,打通農村交通“堵點”,精準促進農產品產銷銜接,使農產品滯銷賣難情況得到了緩解。
多年來,霍學喜一直將調查研究植根于田間地頭,能夠針對農業產業精準提出建議。2019年,霍學喜參加了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工作,就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民生項目實施與法規完善問題赴廣西壯族自治區督查。霍學喜深有感觸:“在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必須強化制度規范和政策激勵,高度重視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去年10月,他收到一封來自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的感謝信,對他在第六次國務院大督查工作中所作的積極貢獻表示了感謝。
今年,霍學喜也沒閑著。“最近,我們產業技術體系的30位崗位科學家和26個綜合試驗站站長都在蘋果生產一線跑,把知識和技術送到田間地頭。”霍學喜估算,貧困地區一個家庭如果能種上3畝優質蘋果,每畝收益可達六七千元,就可以穩定實現脫貧。
蘋果雖是“小蘋果”,但其中卻有“大學問”。“未來,我們要加快改革體制、創新機制,構建現代果業發展政策體系,重點支持產業體系建設、基礎設施改善、標準化生產管理、產業化鏈條延伸、品牌培育與推廣,促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霍學喜說,“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了,也能加速人才返鄉就業,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手記
愿做“小學生”的大專家
王佳偉
霍學喜教授研究過無數課題。這些年,他一心撲在農業問題的研究上,鄉村振興、農業產業轉型、國家糧食安全……每一個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課題。
在過去一年的履職中,霍學喜的每一項工作都與農村有關:參加“鄉村治理創新與法規完善”全國督查調研;參加全國政協“秦巴山區發展與生態系統綜合治理”專題協商會議;參加主題為“新疆果業競爭力提升與持續發展”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進行新電商發展對于重塑農產品價值鏈作用的調研……
“一定要將調研深入到最基層。只有行走在田間地頭,才能寫出有深度、接地氣的調查報告。”為調研脫貧攻堅,霍學喜多次深入秦巴山區走訪貧困戶。他認真地告訴記者:“要當農民的‘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