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5 15:33:02
本報記者 胡立剛
“我給你推薦兩本書,一本是《田野的希望》,一本是《農民的呼喚》,這兩本書記錄了欣欣向榮的松江‘三農’從哪里出發又將奔向哪里,又是如何保持持續創新改革的動力和智慧的。”上海市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俞玉根告訴記者。近日,記者看完這兩本書后受到啟發,深入松江區農村進行采訪。
家庭農場成為創新突破口
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典期間,松江家庭農場經營者李春風應邀參加了“希望田野”方陣游行。李春風告訴記者,沒有松江家庭農場的創新改革實踐,就沒有他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事業。
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姚水平介紹,以家庭農場為主要特征的松江找到了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到目前為止,松江家庭農場經營面積占糧食生產面積的95%,戶均經營面積達152畝,其中種養結合家庭農場91戶,機農一體化服務覆蓋率超過90%,家庭農場經營者平均年齡48歲,承包期5年及以上的占總數83.7%。
記者發現,圍繞家庭農場,最近幾年松江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創新。為了提高機械化水平、降低種糧成本,目前在上海全面推廣的精準穴直播技術誕生在松江;得到家庭農場經營者熱烈響應的耕地地力指數保險誕生于松江;而農機4S店綜合服務管理系統也是誕生在松江。
“圍繞家庭農場高效綠色發展的一系列創新效果,最可喜的是激發了家庭農場走向現代農業經營的自覺,松江農業現代化因此有了內生動力。”松江區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顧曉峰說。
李楊種養結合家庭農場的發展歷程為顧曉峰的說法提供了生動的注解。
2011年搞家庭農場前,新浜鎮林建村的李翠和楊金平夫妻在鎮上開旅館和服裝店,兩人看準了家庭農場的機會,卻因為不懂農業陷入了困境。
“如果不是松江的農業服務體系,不是我們從頭到尾跟上松江創新發展步伐,肯定難有今天的好日子。”李翠說。李楊家庭農場規模不大,只有150畝,合作社也只有912畝,通過種養結合,提供農機服務,賣綠色大米和做親子活動,如今夫妻一年收入不少于70萬元。
李春風和李翠這樣的家庭農場,在松江不在少數。
不斷深化農村集體產權改革
姚水平全程參與了松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他認為松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兩大特點:一是改革比較徹底,把所有集體經營性資產包括鎮、村、隊按份額全部量化;二是在分配給農民份額的時候以土地份額為主,而不是單一地以農齡計算。這為松江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農民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打下了扎實基礎。8年來,松江區14個街鎮已累計分紅16億元,平均年增長近10%;截至2019年12月底,松江農村集體總資產為625億元,比改革完成時增加近91%。
“2019年我們又創新完善了監管制度,松江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真正實現了透明化、規范化、制度化。”姚水平說。
記者在小昆山鎮看到了松江區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平臺,該平臺包含資金管理、報表管理、租賃合同等9個模塊,專門設立預警,哪個村哪個方面存在不規范一清二楚。
松江區把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視為對農村生產關系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小昆山小城鎮發展改革和黃橋村集中居住改革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2008年,小昆山鎮獲批全國第二批小城鎮發展改革試點鎮。如今,當年那個以農業為主的偏僻小鎮發展成了一座嶄新的小鎮,1萬多農村人口實現了集中居住,基本農田集中連片,公共設施完善,為上海近郊農民集中居住提供了好的借鑒。
同樣,泖港鎮黃橋村迎來鄉村振興的新機遇。2018年,有519戶居民的黃橋村被列入上海唯一的上海農村宅基地改革試點,大部分都進入集中居住的生活工作狀態,首批64戶已經在裝潢,二期395戶新房建設也定于元宵節后開工。
黃橋村黨總支書記張永強告訴記者,周邊村的村民都眼紅,泖港鎮有兩個村也在推廣黃橋村的做法。
進一步推動制度完善和政策配套
農民有了保障才會轉讓承包經營權,才更有利于實現土地規模化,為此松江制定了《關于適當提高本區老年農民退養水平的實施意見》等政策,為自愿選擇退養政策并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老年農民提供了更好的保障。截至目前,松江已有3.39萬名老年農民提高了養老保障水平,55到59周歲的農村女性獲得了每人每月500元的養老過渡期生活補貼。
為了推動家庭農場建設,松江自2007年10月30日發布《關于鼓勵發展糧食生產家庭農場的意見》后,先后發布6個重要政策文件,就如何規范社會化服務、土地流轉、家庭農場發展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要求。
明確的目標和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保護了松江家庭農場的完善和發展,松江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成功也同樣如此。
記者了解到,自2014年松江區委、區政府發布《松江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來,共出臺了包括《松江區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暫行辦法》《松江區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資產規范管理的工作意見》在內的系列政策文件,從而完善了“三會”等制度建設,推進了聯合社實體化運作,建立健全了社員分紅長效機制。
如今,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依然是松江“三農”工作的重點,無論是退出的農民還是新農人都享受到了政策的紅利。比如,2019年度農保提高到每月1976元,2019年區鎮兩級財政安排預算資金1000多萬元對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家庭農場經營者進行補貼。
如今,圍繞松江農業產業和農民、農村發展需求的政策體系已經體現出松江三農“四梁八柱”的功能和價值,松江人都看到了鄉村振興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