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7 14:41:23
2020年3月20日,陜西省銅川市宜君縣榮獲全國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縣”榮譽稱號。又一國字號榮譽落戶宜君,絕非偶爾。近年來,宜君縣搶抓“陜西省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建設契機,積極推廣以農業措施為基礎,生物防治、物理防控、生態調控和科學用藥為核心的綠色防控新技術,最大限度降低病蟲害危害損失,建立了具有宜君縣域特色的有機旱作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控體系,奏響了一曲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的現代農業致富歡歌。
引領綠色發展 創建示范園區
宜君縣以綠色發展為引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廣泛宣傳發動,積極流轉土地,建成了彭鎮西洼村、哭泉鎮順興農場等玉米示范園區,彭鎮東湖村為主導的優質蘋果示范園共116個2萬余畝,培育出優質玉米、優質蘋果等優勢特色產業,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特色的產業發展現代化農業道路。
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一枝一葉總關情。宜君縣認真貫徹“科學植保、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理念,強化組織領導,加大物資及項目資金投入。推進三大核心技術,促進蘋果產業轉型升級,著力推廣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模式、肥水一體化管理模式、低效果園技術改造模式,創建具有典型性、競爭性的現代蘋果產業技術規程,推動蘋果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通過信息共享平臺為紐帶,促進產銷鏈接并延長產業鏈,提升產業化發展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綠色防控 推廣旱作技術
發展有機旱作農業,離不開科學安全的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支撐。在有機蘋果生產過程中,宜君縣選用健康栽培、生態防控、理化誘控、抗逆增效、科學用藥、高效施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防控蚜蟲、金紋細娥、蘋小卷葉娥、葉螨、腐爛病、斑點落葉病、褐斑病等主要病蟲;在有機玉米生產過程中,選用抗病品種、種子處理、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防蚜蟲、薊馬、玉米螟、粘蟲、地老虎、大斑病、小斑病、病毒病等主要病蟲,在近幾年來取得明顯效果。
此外,在生產前,宜君縣還組織農技人員和相關專家,通過理論宣講、實地指導等多種形式,就有機旱作農業技術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進行了詳細講解,實現了項目輻射區域內種植戶培訓全覆蓋。在生產過程中,先后多次組織全縣各鄉鎮農業專家和種植大戶約200余人召開現場觀摩會,大力宣傳推廣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措施,逐漸形成了具有宜君縣域特色的有機旱作農業重大病蟲害防控體系。
培育經營主體 叫響農業品牌
一家一戶的農民分散防治病蟲,不僅防治效果差、防治成本高,而且難以利用新式的植保器械,還會造成藥劑浪費和環境污染。為了抓好病蟲害綠色防控工作,宜君縣成立專業合作社,進行統防統治,通過有實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社會化專業化服務,充分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實現了農產品生產的全程質量控制。
為切實打好特色優勢牌,宜君縣各鄉鎮舉辦了縣域內“扶貧產品交易會”,讓農民的農產品在自家門口進行銷售,拓寬了貧困戶創業致富思路,向社會展示了參與企業對貧困戶的不同幫扶方式及成果。宜君縣有機玉米取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認證”,有機旱作蘋果先后27次榮獲國優、省優產品稱號,在2011-2015年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上共榮獲金獎9項,銀獎27項,楊凌農高會后稷特別獎2項,在第十一屆中國·陜西(洛川)國際蘋果博覽會上,信遠蘋果專業合作社參賽的產品榮獲“果王大賽”三等獎,有機旱作蘋果已遠銷至我國東南沿海三十多個大中城市及港澳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優選品種、集約化育苗、機械化移栽、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一銷售等全程管理,不僅為全縣有機玉米和蘋果種植樹立了樣板和典型,也進一步延長了農業產業鏈條,增加了農產品市場份額,成為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
蓄勢勁舞圖跨越,風正帆高自遠航。病蟲害綠色防控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宜君縣將結合“全國有機旱作農業示范縣”建設,繼續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向著更快、更宏偉的目標奮勇攀登,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更綠色、更美好。
高正正 高雪妮 王娟
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