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17:48:11
走進掩映在核桃林中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縣富恒鄉白蕎村施旺兵家的院子,美麗的小院里停放著一輛嶄新的五菱宏光面包車。
“這是我家的‘新成員’,去年賣了豬買的,有了新車今年過年兩個女兒可開心了。” 施旺兵樂呵呵地介紹:“去年下半年來,豬價特別好,年前10頭豬就賣了4萬塊,現在準備再多養幾頭。我家能脫貧致富,能有這么好的日子,這是王叔帶領的功勞。”
施旺兵口中的王叔就是村里43歲的致富帶頭人王澤光,王澤光十多年前就開始養“垚豬”,放養在林間的“垚豬”生態、健康,市場供不應求,但由于沒有資金,規模一直不大。
“2016年,為了讓更多的創業致富能手參與脫貧攻堅,發揮帶動作用,鄉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農村致富帶頭人的扶持力度,著力挖掘培養鄉土人才。”富恒鄉宣傳委員李志清介紹,王澤光有豐富的垚豬養殖經驗,在村里樂意助人,口碑較好。為了充分發揮王澤光的帶頭引領作用,將“垚豬”養殖發展成為鐵匠房自然村的“一村一特”產業,富恒鄉黨委政府千方百計為王澤光爭取到了20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
得到產業扶持資金的王澤光迅速改造了圈舍、擴大了規模,又通過技術指導、種豬繁殖、尋找銷路等多種方式直接帶動全村26戶農戶戶戶養起了“垚豬”,“垚豬”養殖成為全村收入的第一支柱。
“現在我家養了100多頭豬,80多箱蜜蜂,還有200多只雞,黨委政府幫了我,我更應該幫助更多的鄉親,大家一起把生態優勢變成養殖優勢和發展優勢。”王澤光說道。
扶持一戶、帶動一片、致富一方。富恒鄉選準致富帶頭人,按下鐵匠房示范帶動“快捷鍵”,鐵匠房村實現發展有產業,致富有特色,收入有保障。
云南網記者 博達 通訊員 鄧麗華 馬詩雨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