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15:04:00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凡
提起最近棚內養殖的1000只紅公雞,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揉谷鎮新集村黨支部書記陳增科頭疼不已。
3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新集村新搭建的連棟避雨溫室大棚里時,看到棚內的大紅公雞成群結隊,有的在“閑庭信步”,有的在“引吭高歌”,有的在低頭覓食,好不熱鬧,而陳增科正給這些紅公雞喂食。
“去年10月2日,我們從興平訂購、養殖了1000只380紅公雞,在占地10畝的連棟避雨溫室大棚內進行散養,想在這里做個試驗,計劃通過棚內栽種陽光玫瑰、藍寶石等葡萄新品種的種植與肉雞養殖相結合,打造循環經濟模式,誰知道現在碰到這樣的情況。”據陳增科介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大部分畜禽市場還未開放,而距離肉雞銷售時間已超過一月有余,現在每天人工、糧食各種費用在700—800元之間,成本過高、負擔很重。
新集村是楊凌葡萄育苗最佳的適生區,近年來,以科學技術為先導,以發展“一村一品”和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大力發展以葡萄和葡萄育苗為主的特色產業,現已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葡萄種苗繁育基地。為了能在該基礎上持續增加農民收入,陳增科打算發展林下養殖模式,誰知受疫情影響,紅公雞銷售遇到了困難。
疫情無情人有情,如果您想獻出一份愛心,請幫幫這位陷入困境的養殖戶,毛重7斤左右的紅公雞每只賣100元,3只200元。
聯系電話:15291693850
聯系人:陳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