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 10:32:52
推動肥料與農產品協同檢測
山東省農業體量大,是農業投入品生產、使用大省,常年種子、肥料、農藥使用量分別保持在180萬噸、420萬噸和6萬噸以上。
許可管理當“保姆”。根據國務院“放改服”要求,對肥料登記管理進行簡化和規范,壓減企業申報資料到2項,縮短登記證辦理時間為10個工作日。一個窗口接受,提供“店小二”服務,實現“一次辦好”。
事中事后管理當“保安”。強化證后監管,緊盯重要農時季節,緊抓重點肥料品種,按照“雙隨機、一公開”原則開展肥料監督抽查。
推廣新肥料新技術,當好“導航員”。大力實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和有機替代協調推進,化肥使用量實現連續11年下降;累計投資18億元,建設示范區500余個,推廣水肥一體化。
全面把牢生產源頭關
針對機構改革后,市縣機構、職責、人員的變化,為確保工作重心不移、主線不變、標準不降低,山東省堅持堵疏結合,全面把牢生產源頭關。
強化監管、執法兩支隊伍建設。監管隊伍突出人員穩定、職責明確,在推進鄉鎮監管機構標準化建設中,提出崗位責任落地、巡查制度落地等“六落地”要求。
抓好種子、化肥、農藥、獸藥、飼料五類重點農資。厘清重點任務,省、市、縣、鄉各有側重,開展針對性專項整治,嚴控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落實農資打假和放心農資下鄉兩項主責。強化與公安、市場監管部門配合,全省農業農村系統聯動,聚焦農資經營集散地、種植養殖生產基地等重點區域,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行為。同時,組織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提高放心優質農資產品覆蓋面。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