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2 18:35:23
2020年是全面實現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而實現脫貧的穩定保障就是產業扶貧,各貧困縣要充分發揮好產業扶貧的普惠性、根本性作用,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任務。2月27日,陜西56個貧困縣全部 “脫貧摘帽”,而這一捷報無疑給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打了一劑強心針。但目前我國現存的貧困縣還有很多,針對當前少數貧困縣在落實扶貧上標準不高,執行不嚴等突出問題,國家對此也出臺了多項政策舉措,確保精準扶貧成效。
陜西貧困縣全摘帽!
據陜西省政府27日公告稱,包括陜西省銅川市印臺區等在內的總計29個縣(區)脫貧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陜西全部56個貧困縣(區)實現“摘帽”。
陜西是全國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的省份之一,全省曾有56個貧困縣(區),經過多年持續努力,陜西2017年實現4個縣(區)“摘帽”,2018年實現23個縣(區)“摘帽”,2019年作為脫貧攻堅任務繁重的一年,剩余29個貧困縣(區)全部“摘帽”,全年實現57.88萬貧困人口脫貧。
陜西省56個貧困縣名單
目前,陜西省有國定扶貧開發重點縣50個,國家集中連片特困縣43個,減去交叉重復的,共56個,分別是:周至縣、扶風縣、隴縣、千陽縣、麟游縣、太白縣、永壽縣、長武縣、旬邑縣、淳化縣、銅川市印臺區、銅川市耀州區、宜君縣、澄城縣、蒲城縣、白水縣、富平縣、合陽縣、延長縣、延川縣、宜川縣、定邊縣、榆林市橫山區、綏德縣、米脂縣、佳縣、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佛坪縣、留壩縣、洋縣、西鄉縣、勉縣、寧強縣、略陽縣、鎮巴縣、南鄭縣、城固縣、安康市漢濱區、漢陰縣、石泉縣、紫陽縣、嵐皋縣、白河縣、平利縣、寧陜縣、旬陽縣、鎮坪縣、商洛市商州區、鎮安縣、山陽縣、洛南縣、丹鳳縣、柞水縣、商南縣。按照十三五時期我省脫貧攻堅的目標,至2020年,56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針對貧困縣國家出臺了哪些政策?
1、全力應對疫情對產業扶貧影響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圍繞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安排產業扶貧相關工作。深入分析疫情對貧困地區產業發展影響,制定滯銷賣難農產品應急銷售方案。抓好因疫情造成的部分貧困地區農產品“賣難”問題,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加強農資調配和市場供應。
2、集中攻克深度貧困堡壘
加大“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產業扶貧政策傾斜力度,新增產業扶貧資金項目重點用于深度貧困地區,集中資源全力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扶貧產業加快發展。
3、提升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水平
有機肥替代、節水技術示范、輪作休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畜禽標準化養殖場建設等產業發展項目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強扶貧產業基地建設,深入推進貧困村“一村一品”發展。
4、增強新型經營主體帶貧能力
繼續組織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開展項目對接、合作洽談,推動龍頭企業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落實好大型養殖企業與貧困地區簽訂的生豬發展合作協議,促進貧困地區恢復生豬生產。
5、強化產業扶貧科技和人才支撐
健全貧困地區產業技術專家組,在脫貧攻堅掛牌督戰縣探索建立產業技術顧問制度,健全科技幫扶工作長效機制。全面實施貧困地區農技推廣特聘計劃,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隊伍作用,實現貧困村農技服務全覆蓋。
備注:以上政策內容選自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和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20年產業扶貧工作的意見》。近些年出臺的政策內容有很多,而且各地的執行標準也是不一致的,詳情可咨詢當地的扶貧辦或其他相關部門。
目前,國家高度重視貧困戶問題,而且堅決打擊扶貧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比如說虛假脫貧,數字脫貧以及假貧困戶的問題。而且國家也有嚴格的審查機制,最大限度地讓農村扶貧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讓每一個貧困戶都可以享受到國家的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