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10:08:33
新華社2月5日受權發布《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這是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7個中央一號文件。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當天就文件精神進行了全面解讀。 全面建成小康之年,鎖定兩大重點任務
韓長賦說,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工作重點是對標對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集中力量完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這兩大重點任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完成這兩大目標任務,脫貧攻堅還有一些最后的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還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須補上。”韓長賦說。
目前還有近300萬農村貧困人口沒有脫貧,還剩下50多個貧困縣尚未摘帽。收官之年如何攻克脫貧攻堅戰最后的堡壘?韓長賦介紹了四項主要工作:
完成好剩余脫貧任務——重點是在普遍實現“兩不愁”基礎上全面解決“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
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對已脫貧人口開展全面排查,將返貧人口和新發生貧困人口及時納入幫扶。
做好考核驗收和宣傳工作——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
研究接續推進減貧工作——將解決相對貧困問題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安排。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
韓長賦指出,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必須主動作為,多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一是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支持各地立足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全產業鏈,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建設各類產業園區基地,重點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繼續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提升農民生產經營效益。
二是穩定農民工就業。重點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積極開發城鎮就業崗位,加大農民工穩崗支持力度。要加大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治力度,以政府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領域為重點開展排查整頓,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
三是穩定農民轉移性收入。保持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確保農民轉移性收入不減少。
糧安天下,穩產保供釋放鮮明信號
韓長賦說,文件強調糧食生產要穩字當頭,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釋放了鮮明的政策信號——
韓長賦說,我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糧食供給總量是充裕的。但糧食生產能力基礎并不穩固,供求吃緊就會影響社會穩定和整個大局。因此,經濟形勢越復雜就越要穩住農業、穩住糧食。
加快恢復生豬生產是又一項工作重點。文件提出,要采取綜合性措施,確保2020年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這些措施包括:落實“省負總責”,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強化縣級抓落實責任;嚴格落實扶持生豬生產的各項政策舉措,糾正隨意擴大限養禁養區和搞“無豬市”“無豬縣”問題;嚴格執行非洲豬瘟疫情報告制度和防控措施,加強動物防疫體系建設;推動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轉移;加強市場監測和調控,打擊擾亂市場行為等。
“必須把生豬穩產保供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像抓糧食生產一樣抓生豬生產。”他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