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7 17:10:00 耿蘇強 劉鵬飛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耿蘇強 實習記者 劉鵬飛
春節臨近,在陜西楊凌,有著“西北地區鑼鼓第一村”美譽的上川口村中心街的農家小院一片祥和。淘寶店主王銀霞正在電腦前認真地翻看著客戶的每個訂單。近年來,楊陵區上川口村通過電商+鑼鼓,讓傳承300年的鑼鼓產業插上網上銷售的翅膀,打造鑼鼓產業新模式。
電商培訓打通產業發展“痛點”
以前,上川口村的鑼鼓產業名聲在外,銷售也在全國保持領先。但是,隨著村里產業的整合,參與鑼鼓產業的村民人數卻越來越少,如何讓鑼鼓產業惠及每一個村民,成了當地政府和村委會關注的重點。
經過多次調研發現,上川口村的鑼鼓銷售,一直處于傳統銷售的狀態,線下銷售占到全村總銷售額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上川口村鑼鼓的線上銷售大有潛力可挖。
依托于上川口村本身扎實的實體產業基礎,該村開始推進淘寶村項目。截至目前,上川口村培育上線的活躍店鋪已有50多家,新增就業崗位已有80余個,當地群眾通過電商銷售的培訓,搖身一變,都成為了鑼鼓產品的網絡銷售員。
上川口村村委會副主任白景倉介紹,目前通過鑼鼓產業,村里就業能達到300余人,能帶動上川口村整個產業發展,年總產值可達億元,產品暢銷甘肅、青海、西藏、河南、浙江、江蘇等26個省市和東南亞地區。
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翅膀
白景倉介紹,通過上川口淘寶村的打造,讓傳統的鑼鼓廠,打開了全新的銷售渠道。同時,隨著淘寶村項目的開展,互聯網銷售也和實體經營形成了互補,上川口這個百年的鑼鼓村,煥發出新的生機。
“近年來,網絡銷售在鑼鼓產業中的占比將會越來越大。”楊凌新聲銅鼓樂器有限公司的總經理、上川口村鑼鼓制作的非遺傳承人劉鵬剛說。如今,上川口村的“鑼鼓文化淘寶村項目”依托原有產業的基礎,引入專業團隊打造線上銷售渠道,既增加了上川口村民的收入,也擴充了上川口村鑼鼓產業的銷售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