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6 18:11:30
今年,蔬菜滯銷已經不是個別現象,行業的寒冷讓許多菜農都感覺得到寒心,即便是蔬菜收購批發商們,現在也四處求救,因為今年虧錢的時候比賺錢的次數要多。所以說,今年不管是種家還是商家,賺了還是虧了,蔬菜行業確實面臨的困難多了,難道蔬菜的 “寒冬”要來了嗎?
如果,蔬菜行業的“冬天”來了,唯一的機會就是創新。
菜農種植蔬菜,把成品交給收購商,收購商再到市場批發銷售。然而一旦供應量太大,收購商就算有很多門路,也只會用在自己的利益上,幫不上你的忙,就像目前狀況一樣,批發商也是自身難保。這個時候要想生存,就得主動出擊,靠自己進行銷售渠道的開辟和創新。
開辟創新銷售渠道,好處就是保證自己的產品有出路,不管價格多少,只要賣得出去,減少損失收回一些成本,如果只寄希望于收購商,極有可能賣不出去而爛掉,白白浪費。
同時還需要把握市場了解情況,要知道,蔬菜是一個時令產品,多依據即時供求量差而確定價格,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則價格下降。在今年市場飽和已成定局的大背景下,價格自然就會直線下降,滯銷也已成事實,有些蔬菜品種如果還能在成本線之上還好,如果售價低于成本,不光是菜農,算上商販也都會虧本的。
適者生存,優勝劣汰,這是每一個行業發展必經路徑。蔬菜行業走到今天,利潤空間著實不多了,尤其是今年秋冬,大部分蔬菜價格都處于成本之下。從整個蔬菜行業的發展趨勢來看,進入“寒冬”已不可避免,當然“寒冬”過后就是“春天”,只有開拓創新,蔬菜行業才會最終走向新的階段,進入春夏旺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