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4 08:56:01 施勰赟
從葡萄架上萌出新芽到葉片逐漸嫩綠、開花結果、產出整串可鮮食的葡萄,其管理過程是怎么樣的?施了哪些肥、用了什么藥,你是否想了解?
在近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與上海江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鄉村振興科技支撐對接會簽約揭牌儀式上,記者了解到,經過雙方合作研究,目前已將物聯網技術、光譜分析技術、智能控制和安全追溯等信息技術有效應用到葡萄生產中,推出了可復制推廣的馬陸葡萄綠色標準化種植方案,為葡萄生產構建有“數”可依的葡萄品質評價技術,消費者還能通過掃描葡萄果串中的二維碼標識,直觀全面地了解到該葡萄的產地、品質、生產情況等信息,不僅施了什么肥、打了什么藥可見,整個生產過程的環境變化也一目了然。通過信息化手段的應用,全面提升葡萄品質和安全水平、擴大品牌影響力、提高葡萄種植經濟效益。
“儂有數”讓葡萄生產
趨于標準化、精細化
嘉定馬陸“23°”葡萄種植基地是市農科院信息所與江鏈科技開展智慧農業技術合作的示范基地。在基地可以看到,由攝像頭、各類傳感器組成的一張密網,時刻監控著基地的生產情況,能夠實時對基地的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土壤溫濕度,土壤pH,土壤電導率等環境參數進行全面采集記錄,通過“儂有數”智能+生產管理云平臺以實時數據、圖像和視頻形式監測葡萄生長環境和葡萄生長狀況。經過平臺數據分析后,會以手機短信的形式,向種植戶第一時間推送農情提示、預警信息及決策建議。同時種植基地現場的實時數據和視頻則通過微信公眾號給消費者及種植戶和農業專家查看。
以“馬陸葡萄”作為案例,通過前端設施環境和葡萄長勢相關基礎數據的采集,融合平臺的葡萄綠色標準化種植流程,建立基于物聯網和植物表征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能夠實現葡萄標準化的種植管理,并對種植管理進行全過程記錄。目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莊行綜合試驗站,金山葡萄種植基地已同步部署。待技術進一步成熟后,將推廣到更多葡萄種植基地,為葡萄品質和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葡萄溯源系統
實現全程管理掃碼可見
“每一串葡萄在結果初期我們就會掛上‘RFID+二維碼’的溯源標牌,隨著葡萄果實逐漸長大,這個標牌將會牢牢鑲嵌在果實之間,藏在果串中,只有在消費者剪落果粒后才會顯露出來,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可以了解這串葡萄全部的生長情況。同時,二維碼信息在二次掃描后會失效,這樣一來就能有效避免造假和復制,保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江鏈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通過與市農科院信息所的合作,雙方共同開發了這套追溯系統,葡萄疏粒后,每一串葡萄都會被賦予唯一溯源碼,使用葡萄溯源系統可以查看每一串葡萄的生產過程。同時,RFID的應用,也能方便田間管理。“農事作業情況都能實時記錄,出庫入庫可以實現非接觸盤點,節省人力成本。”
目前,該套追溯系統在技術上已完全成熟。明年起,將有望應用到葡萄產業其他合作社、農業大戶的自主生產中。值得一提的是,農戶所要承擔的標簽成本僅為1元/串,生產信息可借助市農科院與企業合作打造的數據平臺生成。有了溯源標簽,葡萄生產路徑清晰可溯,優質的產品掃碼可見,獲取消費者信任的同時必能為農戶帶來更多收益。
光譜技術用于
果實品質無損檢測
“雖然我們正在使用的這套高光譜檢測設備價格比較高,但我們正在通過篩選確定果實品質評價參數的光譜敏感波段,下一步我們將基于這些敏感波段,研制低成本、快速無損測定葡萄果實品質檢測設備,方便農戶無損、便捷獲得葡萄品質信息。”據市農科院信息所研究員李琳一透露,目前,參照上海市地方標準《上海果品等級葡萄》(DB31/T645-2012),合作團隊正以馬陸地產“夏黑”和“陽光玫瑰”為研究對象,通過自主研究搭建的成像高光譜檢測平臺,建立基于成像高光譜技術的馬陸特色葡萄果實品質等級評價實時、在線、無損檢測系統。目前,該團隊已能夠通過光譜檢測快速評估“陽光玫瑰”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準確性可達85%。
此次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信息所與上海江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拉手”,是落實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鄉村振興科技支撐戰略、服務郊區的工作內容之一,未來,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信息所將繼續拉手江鏈科技,不斷完善葡萄產銷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數據增值”,讓信息技術為葡萄生產帶來更多收益。
記者 施勰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