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5 11:23:51 楊磊 通訊員 劉英英
原標題:孫家莊的“牛司令”
楊磊 通訊員 劉英英
初冬已至,寒意漸濃。11月5日上午,筆者走進延安市寶塔區蟠龍鎮孫家莊村浩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飼養員忙得熱火朝天,只見一排排圈舍干凈整齊,一頭頭牛正在悠閑地吃著草料。
浩建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3年來,為蟠龍鎮以及延安周邊供應了大量的高品質的牛肉。合作社負責人孫杰大學畢業后回鄉創業,成立了合作社,并辦起養牛場,當上了“牛司令”。同時也為在合作社務工的貧困群眾增加了收入,加快了他們脫貧致富的步伐。
“經過多方考察,我發現蟠龍養牛市場廣闊,收益也高,所以決定在自家的地里辦起了養牛場。”孫杰說,養牛收益好,但要把牛養好可不簡單。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他積極聯系畜牧站的專業技術人員去學習養牛知識,從育肥管理、養殖管理到疾病防治,同時觀摩其他養牛戶的培育模式,鉆研出了簡單高效的養牛模式。
“我們的養牛場占地30畝,現存欄400頭。目前,累計出欄牛118頭,實現銷售收入195萬元,純收入53萬元。今年的牛毛比去年每公斤漲了4元多呢,整體的效益又增加了。”孫杰高興地介紹,合作社還通過與貧困戶建立代養關系,每年貧困戶從合作社領養3頭母牛,產仔3頭,其中一頭交給合作社,2頭自留。這樣他們不僅學會了養牛技術,有了一技之長,也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收入。
“以前就知道種玉米,一年到頭也沒啥好收成。現在從合作社領養了3頭牛,合作社還給教養牛的技術,特別好養,還能騰出時間干點農活。有這幾方面的收益,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代養貧困戶李志高十分認可這樣的養殖方式,像李志高這樣的代養貧困戶還有4戶。
“我們合作社雇用3名飼養員,一年的工資是3萬元~3.6萬元。在每年4月~9月種植收割青儲草的時節,還要雇用大約15個季節性臨時工,工資按每天150元計算,臨時工一年也能拿到1萬元的工資。”孫杰說,村子周邊的村民凡是有意愿的都可以到他的合作社打工,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
“我大學學的專業是電子商務,現在正著手準備線上牛肉的推廣和牛肉二維碼溯源,拓寬銷路的同時,讓廣大客戶可以吃得放心。”孫杰說。
近年來,蟠龍鎮以“規模養殖、示范帶動”為思路,大力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并將“貧困戶代養”的模式推廣到其他領域,助力脫貧攻堅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