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0 11:51:28 柯南雁
11月8日,京津冀甘薯產業對接活動在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舉辦。活動現場,京冀兩地創新團隊代表簽訂了《京冀甘薯產業合作發展框架協議》,將在新品種引進鑒定、組培脫毒、綠色輕簡高效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等多個方面建立合作機制,推動甘薯產業綠色高效協同發展。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克武介紹,近年來,北京農業加快調整種植結構,轉變生產方式,由追求產量轉變為追求質量,高品質甘薯越來越多。據介紹,今年全市甘薯種植面積達1.8萬畝,較去年略增,其中優新品種覆蓋率達到70%。
目前,大批優質甘薯已陸續上市,活動當天推出了薯撻、薯淇淋、烤冰薯等多種紅薯新產品和優新品種蘇薯16號,讓現場的市民嘗鮮體驗大呼過癮。據了解,今年北京本地種植甘薯的總產量可超過3240萬公斤,但與市場需求相比仍存較大缺口,需要從周邊省市引進。因此,現場展示了從江蘇引進的優新品種蘇薯16號,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李仁崑介紹,蘇薯16號產量較高,薯塊整齊色澤鮮艷,商品性好,蒸煮烘烤俱佳,為優良的鮮食烘烤型甘薯品種,因而成為此次活動推薦的優新品種。
下一步,北京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加大與河北、天津甘薯產業的對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優質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根據《京冀甘薯產業合作發展框架協議》,兩地將甘薯品種資源共享,推進甘薯優新品種引進鑒定。同時,還將針對甘薯產業的關鍵技術難題開展聯合試驗,推進甘薯產業高效發展。另外,京冀兩地每年將聯合舉辦一次甘薯新品種推薦會,搭建優質甘薯產銷服務平臺,拓寬優質甘薯品種銷售渠道,滿足北京市民的消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