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1 10:54:00 黃敏
佛坪縣農村公路交錯如織。
一群騎行愛好者在寧強縣蒲家壩至丁家壩鄉村公路上騎行。
連接鳳縣和留壩縣的高江路,被譽為“陜西十佳最美鄉村公路”。
本報記者 黃敏 文/圖
“晴天滿身土,雨天滿街泥”是過去農村地區交通的現實寫照。改革開放40年來,我省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一條條進得來、行得通、走得暢的農村公路,在崇山峻嶺之間交織成一張大網,托起強農富民的夢想。
在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當下,加大農村公路優化、管理、養護力度,打通群眾生產生活“最后一公里”,為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農村鋪設出一條農產品出得去、外面產品進得來的“快車道”,保證農村經濟在暢通無阻的農村公路上行穩致遠。
1 一條路,帶動一個產業
“過去到佛坪要坐5個小時汽車,山路崎嶇,真不容易。現在方便了,下了高速,就是通暢的農村公路,兩個小時就可以到迴龍寺村。這里山好水好空氣好,每次來我就不想走了。”11月6日,在佛坪縣迴龍寺村觀光賞景的西安市民王先生,對當地的特色旅游贊不絕口。
迴龍寺村依山傍水,風景旖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走入村子,一片徽派建筑映入眼簾,讓人眼前一亮。這里的村民通過制作創意綠植盆栽等手工藝作品,變廢為寶,開辟出一條獨特的產業脫貧之路。一盆一風景,一戶一風光,特色鄉村旅游,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來休閑旅游、觀光度假,激活了山村經濟。
在此之前,由于受交通等條件的限制,迴龍寺村的扶貧工作阻礙重重。近年來,佛坪縣不斷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實現了從“村村通”到“組組通”“戶戶通”的跨越式發展。美觀、整潔的道路延伸到迴龍寺村家家戶戶,這個僻靜的小山村頓時熱鬧了起來,逐漸走上了文化創意產業脫貧的新路徑。在產業的帶動下,村子美了、農民富了,整個迴龍寺村沐浴在鄉村振興的春風中。
“這些花花草草山上到處都是,不值錢。現在路通了,進出更加方便,漫山的野花野草經過加工,變成了富有文化氣息的商品,很受城里人喜愛。”迴龍寺村民向連青幾年前還是貧困戶,自從制作盆栽以后,他不僅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還有了自己的產業,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近年來,佛坪縣農村公路從無到有,從泥石路到水泥路,農村公路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2 一條路,造福一方百姓
排排農舍拔地而起,塊塊田埂芬芳四溢,條條鄉道平整光潔……深秋時節,記者走在韓城的鄉野田園間,在鄉村公路的相互連接下,村莊與城市互通有無,勾勒出一幅充滿意趣、生機勃勃的圖畫。
“道路通暢后,村里的東西賣得出,外面的客商能進來。農民辛苦種植的花椒、核桃等土特產再也不愁賣了,日子過得越來越紅火。”說起公路給農村帶來的變化,韓城市桑樹坪鎮林源盤池村村民孫建國如數家珍。
韓城桑樹坪鎮林源地區海拔1600米,擁有渭北最大面積的天然林區。如今,這里道路通暢,更多的物流、人流、資金流源源不斷匯聚而來,鄉村旅游如火如荼,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農業經濟活力迸發。
近年來,韓城堅持把農村公路建設作為交通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重點治理危險路段,把生態環保理念貫穿于項目設計、建設全過程。先后投資4.1億元,實施縣鄉公路改建、貧困村道路硬化、沿黃觀光路和縣鄉公路美化提升等工程,全力打造“幸福小康路”“特色致富路”“平安暢通路”。
“我們以‘四好農村路’創建為起點,突出農村公路實體質量、功能質量、外觀質量、服務質量均衡發展,形成公路大家建、建好大家管、管好大家用的良好格局,以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讓農村公路真正成為全市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和通行保障。”韓城市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吳春生說。
截至2018年底,韓城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859.64公里,建制村道路實現全覆蓋。隨著道路的暢通,農村經濟流通大大加快,為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不斷創造新契機。
3 建養一體化,讓農村公路提質增效
據統計,截至2018年底,我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5.7萬公里,100%鄉鎮和100%行政村通水泥路,形成了以縣道為骨架、鄉道為主線、村道為脈絡的農村公路網,并與國省干線有效銜接,鎮鎮相通、村村相連。
隨著我省農村公路路網的日益完善,農村經濟發展進一步提質增效。然而,面對農村公路亟待優化、管理養護還需加強等困難和問題,還需再下一番功夫。
如何有效破解難題,我省推行實施的對普通省道、旅游公路“暢返不暢”工程及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工程等采取“建養一體化”模式就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實踐。
以韓城市為例,在高質量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該市推進養護強化工程,將養護管理納入政府年度目標任務考核范圍,實施“縣道干線化、鄉村規范化、村道標準化”就是對“建養一體化”的有力踐行。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隨著“建養一體化”模式的深入推進,我省農村公路交道的通暢程度不斷提升,確保鄉村振興各條“血管”暢通無阻,發展效益更加凸顯。
手記
打通城鄉融合“最后一公里”
■黃敏
“要想富,先修路”。在發展的號角聲中,我省農村公路建設一路高歌猛進。從泥濘狹窄、高低不平的鄉村土路,到平坦寬敞、美觀整潔的柏油路、水泥路,我省農村公路經歷了“三級跳”式的升級。
如今的農村,整潔平坦的鄉村公路穿行而過,清晰齊全的標識標牌隨處可見,人們的出行因沿途的風景而增添了一抹亮色,鄉村振興因道路的一片坦途更加通暢。近年來,各地扎實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將農村公路推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建成干支相連、城鄉一體、外通內暢的農村公路網絡體系,有效推動了各類優勢資源進入農村、特色農產品走出農村,助推農民不斷致富增收,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說到底,農村公路交通,建設是關鍵,核心是管理。只有加強道路監管,不斷優化提升,將安全高效、生態環保等理念融入公路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努力打通城鄉融合發展“最后一公里”,才能將鄉村振興戰略沿著公路線,延伸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