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6 17:24:22
隨著假牛羊肉的報道逐漸增多,市場上出現了現場屠宰、銷售牛羊肉的生意,吸引了很多消費者。但是“親眼所見”的牛羊肉是有安全隱患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布魯氏菌病
首先,牛羊養殖過程中可能感染疾病如布魯氏菌病,該病為人畜共患病。
人通過呼吸道感染布魯氏菌病并不常見,一般只發生在屠宰場或者實驗室中;通過皮膚傷口感染布魯氏菌病,也以屠宰場工人居多。對于普通市民來講,接觸動物的機會不多,感染布魯氏菌病的機會也很小,要預防此病,最重要的是要管住嘴。
未經檢疫的牛羊肉是布魯氏菌病的傳染源之一,直接接觸或者食用半生不熟的鮮肉或者腌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
市場上現場宰殺的牛羊多沒有經過檢驗檢疫,難以保證牛羊肉的質量安全。
缺乏清洗和消毒
其次,市場上缺乏流動水源,屠宰工具缺乏清洗和消毒過程。不同牛羊個體間也容易存在交叉感染,造成產品質量安全問題。
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
第三,屠宰過程中缺乏冷鏈環節,屠宰后的肉制品直接暴露在空氣中,通常情況下環境溫度每升高10℃,微生物的生長繁殖速度增加2-5倍。因此在夏季溫度較高的季節,現場屠宰的牛羊肉制品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
缺乏檢疫過程
第四,市場上銷售的現場宰殺的牛羊缺乏檢疫過程,因此無法判斷牛羊的來源和健康狀態。
因牛羊養殖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感染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在治療過程中使用的治療性藥物均需要一定時間的休藥期,以保證動物肉中不存在獸藥殘留。
而現場屠宰的牛羊缺乏監管,獸藥休藥期難以保證。
因此,市場上現場宰殺的牛羊肉,雖然能保證消費者購買到的是真的牛羊肉,但卻存在安全隱患。建議消費者在購買牛羊肉產品時還需到正規的銷售渠道,以保證產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