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7 09:10:00 郭媛媛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廣大鄉村如何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是“三農”工作的重要命題。在第26屆中國楊凌農高會期間,將舉辦2019鄉村振興(楊凌)論壇,論壇上將揭曉全國鄉村振興農村創新創業優秀案例。為展示這十個縣(市、區)在創新和創業方面的探索,即日起農業科技報社所屬全媒體平臺將開設欄目推出系列報道,集中展現這些優秀案例。今天推出第二篇:《河南正陽:激發農村創新創業活力 引領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實習記者 郭媛媛
“一半米一半面,掏錢難買正陽縣”。正陽縣位于河南省東南部的淮汝之濱,史稱“膏粱豐腴之地”。正陽花生常年種植面積170萬畝以上,產量50多萬噸,連續20年成為“全國花生生產第一大縣”,被譽為“中國花生之都”。2018年12月,正陽縣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命名為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完善扶持政策 搭建服務平臺
正陽縣針對花生產業發展,專門成立雙創工作領導小組,相繼出臺《關于支持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促進農村一一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正陽縣支持工業發展政策》《正陽縣支持花生產業發展政策》等扶持政策,著力破解農村雙創在建設用地、融資貸款、社會保障等方面的發展“瓶頸”。縣財政出資1500萬元成立風險擔保基金,放大7倍為農村雙創主體提供金融貸款,并給予3厘貼息。構建聯合審批平臺,落實“一網通辦”“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等惠民服務政策,提高審批效率。
目前,正陽縣農村雙創平臺覆蓋到種植、養殖、加工、科技、流通、服務等六大行業,形成六大類25個雙創平臺。成立正陽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在18個鄉鎮建立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和280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構建了完善的縣、鄉、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累計培訓電商人員1.2萬人次,實現每個貧困村至少有2名電商扶貧人才,每個鄉鎮至少有5名電商骨干人才。
注重外引內培 強化典型引路
正陽縣與中國農科院、農業農村部南京機械化研究所、河南省農科院等6家科研單位合作,組建區域協同創新聯盟,建設雙創示范工程,引領雙創方向。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院長、中國花生首席專家張新友為主的花生體系60多位專家學者,在正陽成立首個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組建1個院士工作站、5個博士工作站,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截至目前,科技成果已轉化27項。
通過推動農村雙創工程,正陽縣先后培育了一大批雙創典型,對“雙創先進個人”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宣傳,激發大眾創業熱情。認真組織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用工招聘周、貧困勞動力專場招聘會,搭建就業供需平臺,促進大眾創業和充分就業。探索推廣“工廠+公司(合作社)+農戶”“孵化基地+創業戶+就業”“互聯網+農產品”等創新創業模式。推進全縣雙創工作廣泛深入開展。在典型帶動下,今年新增雙創主體500余個、雙創人員600余名,吸納就業45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