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機 > 正文

山東省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大災之年實現高產

2019-10-10 10:22:27   

山東植棉歷史悠久,八十年代曾是全國植棉面積最大的省份,十年前種植面積也在1300萬畝左右,而2018年山東省植棉面積僅為275萬畝(國家統計局),棉花生產機械化水平低、生產資料和人工成本增加、植棉效益差等均是棉花面積銳減的主要原因。為了推動山東省傳統植棉向規?;?、機械化、輕簡化發展,山東省農機推廣部門和棉花科研院所強強聯合,自2012年就開始借鑒新疆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植棉技術,在黃河三角洲濱海鹽堿地植棉區域開展機采種植模式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和推廣。

目前全省采用機采種植模式的植棉面積約16萬畝,實際機采面積3萬余畝。2018年,在農業農村部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棉花專業組的指導下,山東省在無棣縣景國農機合作社和無棣牧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聯社開展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示范各100畝,采取機械深耕深松、激光整平土地、膜下滴灌、衛星導航施肥和膜上打孔播種、機械采收等技術措施。通過兩年的試驗示范取得了明顯的增產增收增效,2018年無棣縣牧禾農機服務合作聯合社示范取得了籽棉單產354.1千克/畝的高產,比常規種植增產30%~40%。在2018年全程機械化生產的基礎上,2019年,我們擴大試驗示范面積至500余畝,并輻射帶動周邊推廣機采模式種植達到6000萬畝。在棉花前期干旱無雨的條件下,滴灌設施為棉花生產打下了豐產的基礎。由于8月份受到“利奇馬”臺風影響,棉花倒伏嚴重、伏桃損失一半以上,“水肥一體化”的科學應用減少了棉鈴脫落,保證了成鈴數量,棉花生產仍實現了豐產的目標,經專家測產,景國農機合作社示范點畝產籽棉330.08千克,牧禾農機服務專業合作聯社示范點畝產籽棉316.40千克。比周邊常規種植增產50%以上。根據測產專家分析,若無臺風影響兩塊試驗田的產量均在400千克/畝以上。

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的核心是采用76厘米等行距種植,地膜覆蓋精量播種,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增加棉花播種密度,通過水肥藥(生物生長調節劑)綜合調控,把棉花的密度提上來、株高降下去,單株結鈴雖有減少,但群體成鈴大大增加,實現了集中吐絮、豐產優質、機械收獲的目標。采用全程機械化生產,用工大幅度下降,作業效率和質量顯著提高,比常規作業減少用工5個左右,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棉花生產效益。棉花全程機械化生產是我國棉產業振興的必由之路。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