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9 10:15:04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新一輪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日益完善,越來越多有情懷、懂技術、有能力的新農人正以蓬勃之勢,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但這股新生力量也因自身局限性,在帶動脫貧致富、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方面存在一定痛點、難點、堵點。新農人普遍對農業了解不深,在品牌營銷方面欠缺專業能力,同時普遍缺乏資源,缺少協作,往往陷入發展困局。
如何更好地培育新農人,提升新農人專業能力、協作能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一直是鄉村振興中人才振興的關鍵。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由新浪集團扶貧合作辦公室和碧桂園集團聯合發起的“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通過兩年實踐,走過9省14縣,在持續賦能本地新農人方面,進行了行之有效的實踐,交出了一份可借鑒、可復制的答卷。
歷時2年 走過9省14縣 從技能培訓到IP打造
(2019年7月,“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在廣西田東縣啟動)
“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用兩年時間,深入全國9省14縣,實施精準幫扶,以新農人為入口,集結各方資源,幫助新農人提能力、鏈資源、做品牌,在帶動各地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方向,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新農人新技能培訓,到新農人IP打造,是一條新農人升級、農業產業提質的新路徑。將借助外來資源幫扶與激發本地新農人活力進行有效銜接,更是為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無縫銜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通過五位一體的方式 持續賦能本地新農人
外在幫扶資源落地本地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持續賦能本地新農人,讓新農人推動當地特色產業發展。通過兩年探索實踐,“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圍繞新農人群體持續成長,構建了五位一體的賦能方式:
第一,堅持授人以漁,提升新農人新媒體技能。“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通過培訓和孵化的教學方式,幫助新農人掌握新媒體技能。并通過在新農人實踐中進行持續培育,幫助新農人切實掌握新媒體技能,用更多元的方式展現家鄉美景、特色農產品。
第二,構建新農人社交媒體陣地,為新農人發聲。“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著力幫助新農人利用社交媒體平臺,搭建新農人社交帳號矩陣。并將其打造成為關注入口、流量入口和資源入口,成為新農人創新創業的放大器和鏈接器。
第三、整合新媒體力量,打造新農人IP影響力。“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通過組織社交媒體科普、美食、旅游等跨領域“頭部”賬號資源,和權威融媒體資源,關注、宣傳、推廣新農人的產品、項目、產業,為新農人帶來關注,打造新農人品牌、打造新農人IP影響力。
第四、夯實對接合作平臺,助推新農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通過鏈接農村電商、農業產業、三產融合等方面專家以及企業資源,走進鄉村,為新農人發展特色產業,搭建資源對接、合作交流平臺,幫助新農人整合產業鏈資源。
(2019“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走進廣西田東縣,為當地新農人提供指導、資源對接服務)
第五、搭建鄉村振興共同體,激發新農人創新創業活力。“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在新農人與新農人之間,新農人與城市助農人之間,搭建了一個共享、共創、共生的鄉村振興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內,不同領域的新農人之間產生連接,新農人與農村經營主體產生協作,新農人與社會助農資源產生互動,推動新農人群體不斷成長壯大。
社交媒體+責任企業+社會資源 三種力量形成合力
通過“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的推動,一批新農人迅速成長。在廣西田東縣,“農派三叔”岑參正在積極借助新媒體和電子商務平臺,打開北、上、廣市場,助力田東芒果品牌提升。在江西興國縣,“灰鵝養殖帶頭人”吳永柏,在綠水青山間經營著 “灰鵝王國”,借助新媒體技能培訓、參與“百縣千紅新農人VLOG大賽”和返鄉扎根創業研修班,他興奮地講述著“裂變”、“社群營銷”等新詞匯,正緊密謀劃進一步擴大生產和銷售渠道,幫助更多農戶靠養鵝致富。在湖南平江縣,“藝術家”新農人李亮東,用VLOG向世界推介阜山窯柴窯藝術作品,開啟了借用現代傳播方式傳承傳統文化的創新之路。
截止9月21日,微博#百縣千紅新農人#的話題量已經達到19.6億,VLOG大賽參賽人數超過400人,參賽作品超過1200個,共涉及到了16個省,43個縣,農產品品牌37個,鄉村旅游目的地22個。很多農產品品牌知名度和銷量得到大幅提升,很多鄉村旅游目的地也被更多人所知,成為人們旅游之選。
“百縣千紅新農人”五位一體持續賦能新農人的背后,社交媒體、責任企業和社會資源三種關鍵力量正逐漸形成合力,開創了共創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其中,社交媒體在幫助新農人打造品牌、鏈接資源方面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新浪集團扶貧合作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新浪微博高級副總裁曹增輝曾表示,作為一家誕生21年的互聯網媒體,新浪微博已經形成“智庫、宣傳、帶貨”于一體的社交媒體扶貧模式。百縣千紅新農人活動中,新浪微博充分發揮其用戶基礎大、快速引爆等優勢,組織專家、明星、大V為新農人品牌做推介和代言。借助“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一條關于江西興國縣的農特產品魚絲的短視頻,在1天內,取得了583萬播放量,讓全國人民一下子認識了這種極具地方特色的風味。此外,借助“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通過微博電商導流、紅人帶貨等方式,2019年廣西田東縣桂七芒果通過社交電商通道取得130噸銷售量,同時湖南平江谷雨煙茶和安徽舒城縣小蘭花春茶等特色產品均實現銷量提升。
(“百縣千紅新農人”構建鄉村振興共同體,部分代表在英德大會上宣讀宣言)
其次,責任企業的精準幫扶,在推動新農人成長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的公益支持單位,碧桂園集團一直將“尋找返鄉創業”青年作為精.準扶貧重要抓手,為返鄉創業青年提供技術培訓、創業資金、產銷對接等服務。2019年5月20日,碧桂園集團、國強公益基金會聯合合作伙伴、媒體、社會組織和公益人士共同發起“社會扶貧共同體”。此次攜手新浪微博將社會扶貧共同體理念進一步進行創新實踐,不僅以企業自身能力、資源,精準幫扶新農人,更是通過活動帶動了更多渠道企業、涉農服務機構對接服務新農人。對此,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國強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羅勁榮表示,“碧桂園集團將通過社交媒體的超級鏈接能力,帶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形成活潑生動的扶貧新格局,助力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深度銜接。”
再次,廣泛的社會助農資源在推動新農人成長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協作作用。“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不僅通過外在幫扶資源賦能新農人,更構建了一個社會資源參與助農、參與鄉村振興的平臺。據統計,“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共計聯動5位明星、21位專家大V、數十家幫扶企業以及更多社會力量走進縣域,為新農人提供智庫指導、宣傳推廣、提升品牌影響力等服務。并在此過程中,與新農人產生更深度的鏈接合作。當新農人成為鏈接這些社會資源的入口,也就為這些社會資源參與鄉村振興提供了本地化支撐,讓社會資源的參與能夠實現本地化,形成了鄉村振興的共創局面。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匯聚全社會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的重要論斷,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又提出“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發展鄉村休閑旅游等有機結合”。鄉村振興、人才振興路上,社會力量的參與至關重要。有關專家指出,“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以新農人為入口,構建鄉村振興共同體,讓外生力量與內生力量有效銜接,有效實現了城鄉資源互動、互融,開創了鄉村振興的新路徑。
2018年,由新浪集團扶貧合作辦公室和碧桂園集團聯合發起 “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側重培育一批掌握新媒體技能,具備火種效應的新農人。活動完成了9省14縣,700多名新農人的培訓。通過培訓,各地新農人掌握了如何利用社交媒體進行農產品包裝、農產品營銷等技能。其中來自廣西百色市田東縣的新農人甘小燕,把學到的新媒體營銷知識運用到農產品推廣上,通過一條介紹自家火龍果面的微博,帶來了一筆20噸的訂單。隨著對微博等社交媒體的深度應用,甘小燕的火龍果面拓寬了銷路,走向全國各地。
2018“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中脫穎而出一批新農人,既有抱著黑豬上課的安徽舒城縣的張志菊,更有自小身患小兒麻痹,意志堅強,傾力打造高山有機茶品牌,帶動貧困戶、殘疾人脫貧致富的江西興國縣的李韋榮。通過新媒體的傳播,這些新農人受到廣泛關注,打開了新農人與外部世界的鏈接。他們像星星之火,激發了本地新農人創新創業激情。
為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19年7月到9月,“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再次出發。在2018年培訓新農人實用新技能的基礎上,2019“百縣千紅新農人”系列活動,聚集微博大V、專家、幫扶企業、融媒體組成“扶貧助威團”,深入廣西田東、江西興國、廣東英德等5省5地,通過實地調研、提供智庫指導、組織消費扶貧等形式,鏈接更多社會資源,真正為新農人發展農業產業提供線上線下支持。并通過舉辦“百縣千紅新農人VLOG大賽”等活動,激發新農人利用短視頻打造個人IP、農產品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