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7 16:11:00 耿蘇強
農業科技報-中國農科新聞網記者 耿蘇強
近日,記者從陜西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推進楊凌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楊凌示范區新時代鄉村振興未來規劃正式出爐!到2025年把楊凌示范區建設成為“三區三高地”,其中建成新時代鄉村振興將要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五個方面尋求突破,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核心。楊凌堅持以構建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統領,狠抓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圍繞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深化節水農業、生態修復和綠色農業等優勢領域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以低成本、易推廣、廣適用的科技成果,搶占旱區農業科技創新的制高點。
以打造旱區“種業硅谷”為目標,圍繞楊凌在小麥、玉米、油菜、蘋果、奶山羊等領域的種業優勢,成立種業集團和農科集團,成功引進了先正達、科迪華等一批種業龍頭企業落戶楊凌。加快布局建設了一批良種、良法、良技的創新示范推廣基地,同步加快智慧農業示范園和科創中心建設,加強科技成果的展示應用,努力為全國特色現代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依托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建設,不斷深化與地區國家間的現代農業技術交流合作;依托楊凌自貿片區,加快“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建設,吸引農業跨國公司在楊凌設立研發機構和示范基地。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以農民發展學院、楊凌職業農民創新創業園等為平臺,大力做好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年培訓1000人次并頒發技術職稱證書,使他們成為扎根在農業生產一線的“土專家”。制定出臺十條高層次人才集聚政策,持續加大對科技帶頭人、農業營銷人才、經營人才等緊缺人才的培育,真正吸引了一批專業人才留在楊凌,使楊凌成為三農人才的聚集地。
生態振興和文化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成一批高品質鄉村新社區、田園綜合體、農業特色小鎮,初步形成“一城兩鎮、五個新型社區、若干個美麗鄉村”的城鄉格局。科學編制楊凌城鄉生態景觀規劃,扎實推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創建和國家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設,深入挖掘農業科技、農耕后稷文化符號,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組織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高標準制定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規劃、專項規劃和示范村規劃,建強黨支部書記、農村黨員和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基層黨組織“兩力兩率”不斷提升。圍繞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深化平安楊凌建設,開展無黑無惡創建活動,倡導健康向上的文明鄉風,使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安定有序,為把楊凌建設成為新時代鄉村振興、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引領示范區,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