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6 16:05:08 陳彥
宇豐現代農業園、卓遠植物工廠、九月豐家庭農場、北大湖林果小鎮,如一串閃閃發光的明珠,在日前結束的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現場推進會議中大放異彩。作為現場推進會議的兩個主場地之一,永吉縣的這些現代農業參觀點帶給與會數百名“見多識廣”的嘉賓以極大震撼。嘉賓們紛紛駐足拍照、細細問詢、認真探究、記錄聯系方式、相約下一次的觀摩……永吉縣的鄉村振興模式和成果儼然成為可供全省學習和借鑒的樣本。
“近年來,以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為統領,以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為目標,永吉縣堅持規劃先行,大膽創新實踐,積極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加快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現了農業快發展、農村大變化、農民穩增收。”永吉縣委負責人的這一表述,道出了永吉鄉村振興的密碼。
創新式發展夯實產業基礎
萬昌鎮位于永吉縣的最西部,是省級特色小鎮、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國家農業產業強鎮。2015年初,按照《吉林省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規劃》,以萬昌為核心的萬公頃綠色水稻生產基地確定為“現代農業發展萬昌先導區”,肩負起帶動全省現代農業快速提升和良性發展的鄉村產業振興使命。
以萬昌先導區為核心,永吉縣堅持先行先試,統籌整合涉農資金,探索實踐空心村農民“帶地養老”、村集體+工商資本“村企合一”等發展共贏模式,科學采用鴨稻共生、稻中有蟹、以蜂除害等生物技術,構建“天地一體”的農業物聯網測控體系,基本建成“田成方、渠成網、路相通、溝相連、旱能灌、澇能排、土壤肥、無污染、產量高”集中連片高標準水田28萬畝,實現了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科技化、信息化。
差異化發展構筑產業骨架
注重規劃先行,永吉縣按照“擴規模、提檔次、培亮點、創品牌、強服務”發展要求,充分依托域內特色產業基礎優勢,謀劃發展壯大302國道沿線以木瓜、蘆筍、紫蘇為主的新特產業帶,202國道沿線以葡萄、柞蠶、蔬菜為主的傳統產業帶,吉樺公路沿線以大果榛子、苗木、藍莓為主的林果產業帶,突出打造萬昌稻香小鎮、一拉溪紫蘇小鎮和北大湖林果小鎮,基本達到“走一村又一村村村新氣象,走一鎮又一鎮鎮鎮新變化”的標準。
目前,永吉縣建成3萬平方米的卓遠智能化植物工廠和東北最大的木瓜、香蕉等南果北種采摘園,打造了東北最大的蘆筍產業基地、萬畝榛園和萬畝苗木基地、全國著名的柞蠶生產基地,以及全國最大的蘇子生產、加工、集散和出口基地。
開放式發展提升產業品質
堅持品質至上,圍繞水稻、紫蘇、蘆筍、葡萄、柞蠶、中藥材、林蛙等農特產品,永吉縣持續推進寬領域、多層次合作,促進社會資本積極投入,發展壯大好小子、簡約等食品加工企業,延伸宇豐米業等稻米加工龍頭企業產業鏈條,打造一批高品質、有口碑的知名“永吉品牌”。
目前,永吉柞蠶成為全國柞蠶業的著名品牌,羅圈溝葡萄、永吉紫蘇等榮獲“吉林市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榮譽。遠近馳名的萬昌大米已獲得“國家原產地標識認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等三重保護,經權威部門評估品牌價值高達65.15億元。
融合式發展激發產業活力
永吉縣堅持以產業轉型升級為方向,通過推動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依托溫泉旅游、果蔬采摘等休閑娛樂體驗,發揮電商村、電商鎮提供政策咨詢、公共營銷等服務優勢,有力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18年,永吉縣休閑旅游產業接待人數同比增長22%,總收入達2.1億元,同比增長18%。通過開發民宿度假、農事體驗、休閑觀光農業等鄉村旅游項目吸引大量游客,2018年,永吉縣共帶動2500余戶農民增收40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