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郭云明)為展示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研究成果,加速體系成果轉化,強化體系科企合作和各成員單位的交流合作,推動西北區玉米轉方式、調結構,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于2019年9月6日-8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召開了田間開放交流日活動,研討推進玉米產業競爭力提升及可持續發展。此次活動由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主辦,忻州綜合試驗站、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承辦。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功能研究室主任和相關崗位專家、西北區試驗站站長及部分團隊成員和示范縣代表、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業科學院、忻州市政府、忻州市農業局相關領導、山西種糧大戶及合作社負責人等100余人參加了活動。
據了解,活動期間,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和學者先后前往忻州綜合試驗站、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玉米研究所試驗基地進行了現場觀摩,了解各類新品種玉米生長情況,以及膜側播種技術、緩釋肥一次性機械化施用技術、土壤深松技術、秸稈打捆技術、耕整地-鋪膜-播種-施肥-噴藥-收獲全程機械化等示范試驗效果。在現場,各專家學者圍繞玉米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進行了深入交流。
忻州綜合試驗站試驗示范基地建設于2011年,主要承擔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試驗及研發任務。近年來,針對忻州玉米產業的發展,該站在技術、創新、集成、試驗、示范和推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活動中,國家玉米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功能研究室主任和相關崗位專家圍繞玉米產業與需求,北方早熟春玉米種質改良,玉米抗逆栽培,青貯玉米的品種選育、種植、生產、加工,草食貪夜蛾的識別和防治技術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
此次活動的舉辦將有效推動該市及我國西北區玉米轉方式、調結構,為農業轉型升級、玉米產業提質增效、生態畜禽產業發展增添動力,助推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